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ID:2211713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3页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4页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性能惰性,加快活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应声速率,使人体尽快地由清静状态进入事情状态,让身体的各个器官进入兴奋状态,让关节分泌润滑液。作用是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的关节磨损,防止运动受伤。大部分中小学体育老师对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都比较重视,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着准备活动的认识不够、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生的特点、内容单调乏味、轻视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编排不合理和准备活动效果不好等问题,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问题;方法  1、前言  参加体育运动,必须做准备活动

2、。这是由于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说来,准备活动的目的有三:一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使运动者在生理心理上动员起来,二是提高身体各部肌肉、韧带的伸展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三是逐步提高机体工作能力,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般进行的准备活动的模式是:慢跑——徒手操(包括柔韧练习)或游戏(以上为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  2、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准备活动的认识不够。  准备活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方法,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中来,并通过身体的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大脑皮层对

3、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另外,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差异,在生理和生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准备运动的适当不适当,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它可以延长或缩短一个人的运动寿命。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

4、,中学也用,以致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2.3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恒久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觉乏味、讨厌。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工具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团体的;既有一样平常实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资助性的专门实习。这样使学生想新鲜滑稽,既促进神经体系愉快性,又启发了学生的活动欲望。  2.4只看重一样平常性准备活动、轻忽专门性准备活动。  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肌肉

5、损伤都是因为没有做准备活动或是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从运动生理角度来看,准备活动能提高机体对突然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适应性,还能使肌肉的粘滞度降低,并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许多人以为准备活动即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实相识到专门性实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  2.5准备活动的构造、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在现实教学中,准备活动在构造和编排上通常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情势、一套徒手操,恒久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样式新鲜,既要有团体样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举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准备活动的量和时间随体育锻炼的内容

6、和量而定,由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锻炼量较小,所以准备活动的量也相对较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还未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就疲劳了。  2.6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活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长,机体的代谢速率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前进肌肉的紧缩力和速率以及行动和谐性,制止活动毁伤。使内脏器官的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准备活动具有全面促进身体素质,形成学生准确姿态,增强体质,生长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枢纽关头韧带的生长以及掌握基本技能行动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题目还没有引起富足的珍视,没有

7、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天气及与基本课本的关联。  3、准备活动具体教学方法  3.1准备活动的原则  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等等。准备活动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任务的完成。它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注意加强准备部分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不能认为只是活动活动身体,而稍有放松或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