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

ID:22117999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_第1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_第2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_第3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_第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方案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愿望,也表现出中国新一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全球语境,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领会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进行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回应时代难题做了有益的探索。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方案洲论坛,在

2、发表主旨演讲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了进一步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推进合作交流的主张。这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此后,在世界舞台中,多个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达60多次,反复向我们的周边国家、向亚洲、向世界各国呼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名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回顾了百年历史,分析了世界发展难题,论述了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

3、,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2]这些理论构想,极大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法遵循,阐释其总体布局和“五大支柱”,得到了多国的积极响应。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社会有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其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指导。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并且认为社会看似一个相互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每个阶段所呈现出的矛盾

4、以及阶段特征也是相互区别的。历史的的进步和发展,正是在适应事物的变化、矛盾的解决中,实现新的飞跃。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不仅所有社会都具有有机体的特点,而且构成社会的家庭、企业、阶级、民族等都是如此,经济、政治、文化现象也是如此,由无数民族国家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也都具有有机体的特征[4]。随着世界联系性加强,社会有机特质日渐明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对世界的清晰认识,把世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局出发,有大局意识。同时提供了一种认识问题的新思路,为人们认识问题提供了认同的基础

5、,具有历史性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哲学的“类”思维。“类”是马克思在研究问题时,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类”在马克思那里,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马克思对“类”的关注是在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批判基础上,对“物种思维”的深刻认识和具有见解性的剖析。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不仅体现在他与自然界的一体性关系中,而且也体现在人与他人的一体性关系之中。”突出了人的本质是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物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以社会作为中枢纽带,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思维认同。这种“认同”有价值的认同点,有利益的交汇,也有

6、相互作用的因素交织。马克思的“类“哲学思维,彰显了人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整体性与内在相关性,以此为根据,才能避免那种把人与人的关系割裂、孤立开来的观念和倾向,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3]。  二、“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  (一)“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一带一路”起源于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起初,只是运输以丝绸为代表的器物交换的一条路线,但它却成为一条沟通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干道,也是开启东西方合作共赢之路的纽带。不仅如此,“海上丝绸

7、之路”的开通,更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继承了勇于开拓“路上丝绸之路”的“丝路精神”,在更大意义上来开创了东西方互通有无、合作广泛的新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众多、市场规模独一无二、合作潜力巨大[9]。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满足沿线国家的利益诉求,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挑战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  (二)“一带一路”的当代视野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8、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带一路”政策正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经历了理想建构向合作共识的转变,不仅得益于中国的积极倡导,也归功于世界各国的共同推进。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肯定了“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