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ID:22121067

大小:161.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27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_第1页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_第2页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_第3页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_第4页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的基本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必须先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权的运用开始了解,比如宏观调控流程、方法,以及中央银行法中对宏观调控等问题,这些方面都是研究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前提。(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概述1.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内涵及调控方式(1)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内涵宏观调控最初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诞生和演进的,故也称宏观经济调控。18世纪期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自由贸易理论打破了旧的重商学说观点,得到了主张经济自由国家的响应,国家开始做出放任自由的经济

2、政策,也就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消极干预;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关系与价格变化规律和市场的定价机制成正相关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为严重,通货膨胀的发生使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使经济倒退,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消耗所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1]1857年美国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到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对大众的警示,人们开始认识到单靠市场调节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市场调节存在其固有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于是人们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的过程中,把国家和政府放的了第

3、一位;事实证明只有像政府这样拥有巨大权力的机构做出的调控措施才能弥补市场所造成的失衡表现,这样,国家调节、政府干预等观点被经济学家所倡导;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贸易自由主义被调和折衷,即不仅要有市场调节也要有宏观调控。现代社会中的宏观调控指的是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实现总量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2]政府如果想使经济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3万方数据手段。为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国家根据国情,通过制定宏观调

4、控经济目标,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和控制宏观经济整体水平,而政府机构是国家为完成目标,进行具体调控行为的实施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以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身份成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中央银行的“鼻祖”,最早具有中央银行性质和特征的是建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由于在同一时期,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和态度最终给金融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银行业经营问题、信誉问题、监管问题使金融秩序出现混乱,此时中央银行的作用和地位也被逐渐扩大,经过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失败的过

5、度时期,20世纪初,美国联邦储蓄体系建立,标志着中央银行初级阶段基本结束,20世纪40至70年代,亚洲和非洲开始普遍设立中央银行,至此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即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伊始人民银行拥有两重职能,一直保持到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其中详细地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资金来源、组织机构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等内容;国务院于1986年再次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以法律规章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

6、行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及法律职能。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通过,该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业进入了新纪元,中国现代中央银行开始了法制化的发展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是十分明确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即指中央银行为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有效的运行,以货币政策为工具,控制操作目标、作用于中介目标,实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3](2)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方式通过以上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方法是通过控制货币数量来完成的,而增

7、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则是通过以下基本步骤来完成的:首先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类:第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调整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第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额度控制、利率管制以及4万方数据对证券抵押贷款规定保证金比率和适时地对消费信用采取控制措施等;在特殊况下,中央银行对各家金融机构规定贷款最高限额和对各金融机构存放款利率加以限制;对证券购买者在购买证券时规定支付现金比率等措施。第二类是中央银行以货币政策为手段改变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基础货币是指能运用一定方法改变货

8、币总量倍数增减变化的货币,由流通中现金和存款准备金构成,其中存款准备金又包括法定准备金和支付准备金。[4]因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基础货币的管理体现出了两方面作用:一是控制基础货币总量。中央银行发行货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