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ID:2212334

大小:3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5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1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2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3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4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阿西莫夫科普短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给了我

2、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

3、导致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面临这种事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共1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

4、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至全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

5、分四层。  第一层(第、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完)

6、,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

7、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还运用了打比

8、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