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

ID:32437280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4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_第1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_第2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_第3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_第4页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

2、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二、简介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19

3、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于1920年生于俄国,三岁时跟随全家迁居美国。1949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三、预习9蟾蜍(chánchú)褶皱(zhězòu)劫(jié)难遗骸(hái)追搠(sù)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劫难:灾难,灾祸。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混然天成,没有破绽。四,《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4、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五,默读全文,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明确:不是恐龙,说明对象为“板块构造”理论。(补充介绍恐龙和“板块构造”理论)恐龙是古爬行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

5、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

6、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2、在南极发现了恐龙的化石,作者由此发现了什么问题?9并找到了什么答案?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明确: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但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3、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学生回答后明确: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六、细读课文——研读探究1、本文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明确:逻辑顺序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

7、)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作比较。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3)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浅显易懂。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第七段也是打比方。(4)列数字。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

8、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五、品读课文——揣摩语言提示: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1、找出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