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

ID:22126334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_第1页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_第2页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_第3页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_第4页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的问题行为及矫治【】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文献及专著检索,了解我国目前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从学生问题行为的概念、划分、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矫治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学生问题行为矫治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引起人们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充分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大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治Students'problembehavioranditstreatment  LiuHui  【Abstract】Researchsonstudents'problembehaviorinourcou

2、ntryarefoundoutbasedonconsultingmonographsandliteraturesinrecentyears.inordertocausefullattentionandconcernofpeopleonproblembehaviorsofstudents,thispapersummarizetheconcept,division,performance,influencefactorsandtreatmentmethods,andpointsouttheproble

3、msexistingintheresearchandthetreatmentofstudents'problembehavior.  【Keyiddleandprimaryschools;problembehavior;thetreatment    【】G515.5【】A【】1001-4128(2011)07-0205-02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通讯科技的进步,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有关学生打架、“厕所施暴”、犯罪等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药家鑫案”到“五道杠少年

4、”,人们困惑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怎样才能减少?有研究发现,青少年问题行为甚至犯罪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即问题行为产生阶段;对外扩展阶段,即不良品质的形成阶段;不良品质严重发展阶段,即构成犯罪阶段。由此可见,重视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研究,采取措施将之消灭在萌芽阶段,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1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从广义上讲,“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或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国内学者由于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定义

5、也不一样。孙煜明认为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车文博认为它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在中小学学生身上常见的各种不利于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廖全明、刘宗发则认为它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  综合以上定义,有三个问题需要加以区分,即正常行为、行为偏差、行为障碍。从统计学意义上讲,三者分部在一个连续的线段上。若假设线段的一端为心理健康,而另一端为心理障碍,那么,这三者

6、就分别处在从健康到障碍的不同位置上。如图所示:  因此,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超出了正常行为范畴,并没有严重到行为障碍或心理障碍,它不是变态行为,不同于成年人行为和犯罪行为,也不同于后进生,前者主要是针对学生某一种行为而言,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后者仅仅针对个别学生而言。但是,学生的问题行为很有可能发展成行为或心理障碍,甚至犯罪。  2学生的问题行为  2.1划分的标准不同,划分不同的问题行为  2.1.1有学者根据行为的性质将学生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方面和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有的则根据行为的表现倾

7、向分为外向性即攻击型和内向性即退缩型的问题行为。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的分类,他用内部动因、外部情境、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行为方式、行为后果、自我评价及体验、性质程度等7项指标,将学生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  2.1.2黄志伟将学生问题行为分为:(1)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如结伙打架、抽烟酗酒;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偷窃;性知识理解偏差;不尊重他人等;(2)心理性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适应学校和家庭环境或自身身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情绪和行为紊

8、乱或失调。如自卑戒备心理行为、性偏差行为和不良习惯行为等;(3)学习性问题和障碍,指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如甚至厌学、注意力缺陷等[3]。  2.2学生常见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依据以上划分,中小学生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1)学业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异乎寻常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等;(2)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抑郁、疑病、冲动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3)品德问题,表现为偷窃、打架、拒绝上学、攻击行为等;(4)人际交往问题,亲子、师生、同学同伴等关系容易紧张;(5)顽固性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