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

ID:2214086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_第1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_第2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_第3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_第4页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摘 要:城市因为与人类文明共生,一直被看作理性的产物。理性原则主导下的城市不仅缺少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而且缺少对城市真正的居住主体的具体关怀。后工业时代的夸天,新的文明对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从生物和机械的模式向多面性的传统城市的回归是城市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也是城市得以焕发生命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探索。  关键词:理性;城市乌托邦;后现代;人文关怀    城市的乌托邦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

2、变设计观念,开始在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由于这个运动是由一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他们处在时代的大变革高潮当中,希望能够推波助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改变劳苦大众的困苦,因此他们的设计探讨具有非常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的成分。  现代主义遵循几大宝典:效益、功能、秩序、等级、统一性、专门化、标准化、集中和规模化,当然还有“理性”。这一切都贯穿在西方现代城市的规划中,使这些规划理念中不乏对理想城市的追求,但有些理想也只能是理想,因为理性可以使规划理论自我完善,但却不可能在实践中得以实施。在这其中,欧文提出了“新协和村”的工厂

3、城镇模型,傅立叶在他的《新工业世界》一书中提出了“法郎吉”——一个基于“情感吸引力”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社模型。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了关于“田园城市”的设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由于盲目发展带来的拥挤、贫民窟、工业污染、上下班路程远等而提出的一种土地公有、规模有限、自然结合、相对独立的有机城市发展理论。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可谓完美,但也只是完美的乌托邦。  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在《明日之城》一书中,谈到了大自然的混乱不堪,“但赋予它生命力的精神是有序的,尤其是伴随着地平线、水平线、直线与垂直线的平衡而来的平衡,给了

4、我们直角……直角是有优越于其他所有角度的权利,因为它能保证秩序和统一性,因此能在我们面前保持完美的想法和可能性。把楼房建造成几何图形,如根据以垂直线条为特征的模式规划的房屋或者城镇,我们就与大自然最深层的规律保持一致。……我们可以享受宁静与快乐,即古希腊的精神。”在《光辉城市》一书中进一步提出阳光、空气、绿地等“基本欢乐”要素的概念。同年,柯布西耶在国际建筑协会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雅典宪章》,界定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方式,高层城市为城市象征,柯布西耶的构想无疑是划时代的和革命性的,但同时也具有巨大的

5、破坏力,对城市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  人们批评《雅典宪章》,认为它没有充分的认识城市文化的、历史的和地形的前后关系。如Holston所主张的那样,“这个关于历史目的论的观点省略了对参与角色和对目的干预的考虑,也省略了对不同和冲突的考虑。确切的说,在历史的制造过程中,现代主义唯一的致命处就是王子(国家的首脑)以及天才(建筑师与规划师)的作用”。现代运动的致命处就是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愿望:要推动一个更平等的社会,同时要说服人们相信建筑师与规划师的不可缺少性,主张给他们不受限制的权利。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针对《雅典宪章》和当时

6、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指出《雅典宪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使城市患了贫血症,建筑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是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目标是把城市已经失掉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及失去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现代主义者对现代城市的乌托邦想象处于一种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和掌控城市任何方面的企图,但事实上这种建立在理性和规’则之上的对城市的理解,在接触到城市日常生活具体而细微的真实状况时,必然遭受日常生活实践的强烈抵抗并最终土崩瓦解。  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的挑战  1991年

7、Pritzker建筑艺术奖的获得者罗伯特,文丘里,被广泛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和美国、西欧的城市设计之父,在1996年,文丘里以自己的“温和宣言”首创了自己的标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这本书中他宣称;“我支持不整齐的活力而不是明显的整体性……我喜欢混合的元素而不是‘纯粹’的。妥协的而不是‘无暇’的,扭曲的而不是‘直截了当’的,雄心勃勃的而不是‘明确表达’的,一意孤行的和非个人的……我喜欢常规的而不是‘设计’的,可调节的而不是排斥的,冗繁的而不是简单和残余的,喜欢创新的、不一致和模棱两可的,而不是直接的与清楚的……我把非事实的推论和宣布列为两

8、重性……公然宣称的简单实际上就意味者平淡的建筑”。  作为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学说的反应,文丘里回答说“少就是乏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