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

ID:22147400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7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_第1页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_第2页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_第3页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_第4页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研究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教育性及其规律,由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是促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表现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特殊性需采取不同的因应策略。一、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调研概况自2010年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实施以来,全市中高职贯通累计招生已超过15000人,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连续招生6年,2010年招收的首批学生已经顺利毕业。研究中高职贯通德育工作的

2、特殊性对于全面认识中高职贯通教育,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度,实现自己的理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课题组对现有中高职贯通模式的中职和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调研贯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第二部分调研中高职贯通班德育或思政教师配备情况,第三部分调研德育课程开课情况及教学内容。调研问卷发出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3份。其中,高职段108份,中职段235份;教师28份,学生315份。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一是个别学校已经将中高职所有的思政课在贯通班的低年级即所谓中职校内上完,有的院校中职和高职课本同时使用。二是

3、多数高职院校对与之贯通的中职思政课教学指导很少,只有少数学校中高职校际交流较好。三是学生管理方面多数是低年级和中职学生共同管理,高年级和高职生一起管理,针对贯通教育特殊性和学生德育特殊性开展工作不够。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受四个特殊性影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不能认识到这四个特殊性,中高职贯通的德育工作将缺乏针对性,进而出现种种问题。如不认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将会造成管理手段和教学内容难以适用教育对象,可能低于或高于他们的要求;不了解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安

4、排、职业技能考核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一方面具有全局性,在很大程度上和中高职贯通的教育方案制定及目标定位有关。二、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表现(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但中高职贯通学生毕业拿到的是高等教育文凭而不是中职教育学历。中高职贯通学生和中职学生起点相同,终点有别;而中高职贯通学生和高职学生比较,则是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中高职贯通学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特殊性包括心理特殊性、认知特殊性和行为特殊性。心理特殊性。调查问卷显示,在315份学生问卷中,入学时年龄最小的是14岁,最大的17岁。其

5、中,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的占61.3%,16~17岁的占39.5%。这个阶段是独立性逐渐增强的阶段,也是逆反心理较重的时期。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不愿意让家长、教师参与,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调查显示,这些学生中写日记的占24%,而且女生占绝大多数,经常在空间、微博或上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占96%。到了高年级,写日记的学生略有降低,表达自己感受的以博客为多,占到高年级调查对象的56%。这说明学生随着年龄长大思维也越发严密,表达欲望也日趋平稳,而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要急于表达出来。整个中高职

6、贯通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从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逐渐过渡到不轻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心理较为稳定的过程特点。认知特殊性。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入学时比普通中职生成绩要高出不少。特别是2010年中高职贯通招生试点开始时,可以用“火爆”形容。480个计划名额吸引报名人数7000多人,考生中甚至有人考分高达570多分,直逼市重点高中录取分[1]。虽然这几年中高职贯通学生录取分数线和普通中职录取分数线的差别有所缩小,但整体上还是高出很多。如2015年商业会计专业录取分数线高达507分,最低的房产营销专业是330分,多数在420分以上,

7、而普通中专最低投档线为320分,职校、技校招生分数线则会更低[2]。入学成绩不同也造成了中高职贯通学生和普通中职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正是中高职贯通学生成绩比较好,知识基础较为扎实,所以比普通中职学生较能接受教学内容,学习水平提高也快。从发展的整个过程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很多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听家长意见的较多,而高职毕业时,做什么工作自己决定的则占了多数。中高职贯通学生认知能力从入学到毕业,差异较大。行为特殊性的表现。相对于中职学生,中高职贯通学生不仅成绩要好很

8、多,日常行为也更为规范,便于管理。初中毕业生刚进中高职贯通班学习时,还未脱离孩子气,举止行为有天真和幼稚的一面。正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这些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还让人感觉到可爱,即使有一些过分的举动,教师也会容易包容他们。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中高职贯通高年级学生逐渐趋于成人,言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