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

ID:2214829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_第1页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_第2页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_第3页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_第4页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之我见【摘要】中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色彩非常明显并有日益蔓延之势,它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现实背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然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愈演愈烈,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激化,行政化已成为阻碍高等学校发展的绊脚石。在对高等学校行政化进行针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的多元治理机制,以促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改革行政化去行政化  【】G647【】A【】1674-4810(2011)07-0064-02    一中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集中表现及渊源  有人说,中国高等学校很像政府的一个部门,这是中国高等学校行

2、政化的一个形象证明。中国高等学校行政化集中表现于以下诸方面:(1)学校组织科层化。在中国,高等学校与上级党委和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紧密的上下级关系。不同高等学校,具有高低不同的行政级别,如副部级、厅级、副厅级,实行的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学校内部,实行“校——院(处)——系——室”的四级科层化管理,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2)学校领导官员化。与学校组织科层化相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干部也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副部长级、厅长级、副厅长级、处长级、副处长级、科长级、副科长级等。(3)管理衙门化。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下,金字塔式的约束,积淀出层次大小职责权限不同

3、的衙门式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及机制。(4)资源垄断化。高等学校行政化的本质是利益,利益的决定于在资源分配中所处的地位。“教授博导争官当,院长处长能喊山”,这种官员崇拜的背后,隐藏的是资源配置权限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肥权的控制,资源垄断意味着利益最大化。  中国高等学校行政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盘根错节的现实背景。从历史文化层面看,中国高等教育有学在官府、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历史渊源,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中国学人梦想。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官学一家独大、私学屡兴屡废,说明高等学校行政化是历史传统因袭所致;从现实需要讲,建国以后我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指出的计划经

4、济之路。与此相应,高等学校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部门,长期处于党和政府为之包裹的襁褓中。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后,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后堡垒的高等学校,相比之下更加凸显行政化色彩,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高等学校不仅是思想库,还是后备官员的生产基地,其地位之重要,为中国历代统治者不敢小觑。  二中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主要诟病  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本质上是过度对政治和政府的依附和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其结果易产生如下主要诟病:  1.行政管理性开支巨大  行政管理性开支在整个学校运营开支中所占比重巨大,由此极易滋生高等教育领域中形形色色的腐败问题。在高等学校的资金运作与财

5、务管理中,由于缺乏民主理财的理念和公开透明的财务体系,尤其是纪律监督、行政监察和财务审计大多流于形式,无法对学校行政领导行使财权进行卓有成效的监督,导致大学的财务问题和经济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2.大学办学目标极易偏离应有方向  当今中国大学,往往行政思维办学治校,容易造成高等学校领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追求显性业绩,注重外延发展,忽视长远规划、内涵建设。  3.学者专家与学校领导的矛盾增多、程度升级  我国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频繁出现的高校教授学者与行政领导的矛盾纠纷事件,将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更加广泛地映入公众的视野。  4.学者共同体长期无法孕育与健康发展  如此诸多诟

6、病集于学校一身,折射出能够有效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全面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制衡、相得益彰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术生产秩序尚未确立,因而,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中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  笔者认为,中国高等学校可行的去行政化改革思路是脱钩、授权、制衡和优化。所谓脱钩,就是指推行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改革;所谓授权,就是要打破高等学校内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使部分职能和事务摆脱内部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直接控制;所谓制衡,就是要取消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与政府行政机关的对接与延续,实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方

7、式的去官僚化、民主化和柔性化、人本化改革;所谓优化,就是按照高等学校的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事,选择符合中国高等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提升办事效率,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发展。具体策略是:  1.构筑中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多元治理机制  高等学校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等学校治理机制,即规范高等学校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权、责、利等关系上的制度安排。这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举办主体、管理主体、办学主体和评估主体。建立去行政化的多元治理机制,首先应该明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责任,有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渠道来保障其利益诉求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