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

ID:22149682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_第1页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_第2页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_第3页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_第4页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战略研究  :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一个新的概念产品碳标签制度已在日本、欧美等一些国家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发达国家消费者开始优先选择低碳产品。我国企业出口重点是日本与欧美等国家,日本与欧美又是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的国家,认真研究和关注国外碳标签的发展情况,并尽早制定出防范碳标签的对策,避免因碳标签成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贸易的新型技术壁垒,影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应及早的做出防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碳标签;发展环境;对策  一、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外部环境  碳标签是

2、产品从原料采购、运输、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在产品包装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碳信息,从而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商品,最终达到减排的目的。从2007年起,国外关于碳标签的讨论开始不断涌现,并有欧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推崇,英国最早发起碳标签制度,并在2007年专门成立了碳基金,鼓励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计划实施的当年,英国最大超市特易购就表示未来将要求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上都加注碳标签。特易购(Tesco)是英国最大的超市,市场份额达到31%,全球化程度也较高。2007年1月T

3、esco总裁TerryLeahy先生表示长期来看要在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上都加注碳标签,截至目前特易购已在500多种产品上加贴了碳标签。在英国的超市内,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标签显示的是生产此种商品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数量。在一瓶易拉罐啤酒的外包装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听啤酒的碳消耗量是120克;一盒250毫升牛奶的排碳量是360克,这就是"碳标签"。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要求上市的产品上必须贴有"碳标签",即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自2009年4

4、月开始试行碳标签制度以来,其产品种类已扩大至94类,广泛涉及农产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百事的附属公司生产的art)已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  二、我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准备不足  1.我国企业面对碳标签制度普遍准备不足。碳标签为国外近年来的一种新的技术贸易壁垒,是因为它虽名为“标签”,但实际却不是像一些企业理解的只是“标签”那么简单,并非每家企业都能轻易制作,它是企业对产品的碳含量检测、通过推行节能减排技术而减少碳含量的高水平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更成熟的减排技术发展相比,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商品的加工

5、与生产方法很有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若企业希望避免今后或因碳排放过高而被发达国家市场拒之门外,必须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的跟踪碳足迹,(英文为Carbon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减少碳排放,而这种技术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国一般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一旦国外对“碳排放量”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2.企业普遍对碳标签制度

6、的认知水平低。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时间短,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防范意识,特别是中小企业,产品生产单一和技术水平不高,在针对碳排放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还没有推出“碳标签”制度,更缺乏对国际上“碳标签”未来的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和深刻认识。企业产品低碳化成长是今后企业发展的一个长远战略问题,提高企业对实施碳标签制度的认识,采取向适应的措施办法将是企业漫长发展进程的一项不可忽略的核心任务。  3.企业还没有低碳管理机构和缺少碳专业人才。在发达国家不断的推出关于碳标签、碳足迹与即将开增碳关税等措施时,我国的企业几乎还没

7、有应对碳标签的管理机构、碳标签的专门研究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企业还没有对产品碳足迹流程跟踪与控制,没有对产品碳含量成分的检测制度,没有建立产品碳标签管理评价标准与实验数据库管理等。  4.企业缺少政府与社会上的支持。企业实现低碳生产、实行生产全流程对碳足迹的跟踪、产  :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一个新的概念产品碳标签制度已在日本、欧美等一些国家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发达国家消费者开始优先选择低碳产品。我国企业出口重点是日本与欧美等国家,日本与欧美又是率先推出碳标签制度的国家,认真研究和关注国

8、外碳标签的发展情况,并尽早制定出防范碳标签的对策,避免因碳标签成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贸易的新型技术壁垒,影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应及早的做出防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碳标签;发展环境;对策  一、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外部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