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

ID:22155047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_第1页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_第2页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_第3页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_第4页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与措施探讨【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阐述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G712【】A【】1674-4810(2012)09-0183-02    一引言  旅游业的再发展,使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相当乐观。实践证明,只有把学校的发展、专业的改革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办出特色和水平,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找准位置,适应环境,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

2、献。  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一体化,旅游饭店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先接近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只有一定理论或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学生已远远不适应旅游酒店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旅游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为旅游酒店业输送高规格的服务人才是新世纪旅游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对旅游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各中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旅游类专业,如何坚持中职旅游类专业办学特色,积极进行专业教学规划,并出台一些保障措施尤为必要。  二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和指导思想  1.旅游类专业教学

3、改革工作目标  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为目的,以学生管理、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线,力争用几年的时间,把旅游类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适应现代旅游饭店发展需要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中职专业。  2.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继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学校

4、与旅游行业企业合作、行业工参与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的管理、模拟旅游管理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管理理念先进,理论功底扎实,基本技能过硬,专项能力突出,能够适应现代旅游饭店各种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方面,我国的旅游业走在了前面。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类专业是一个随着近年的改革开放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发展起来的专业,其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飞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和国外同行。为了适应现代旅游对人才的需要,必须彻底转变思想

5、观念,冲破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计划轻市场的僵化模式,探讨一条新的教学思路。  1.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新型的教学理念于对中职教育的思考,因此,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人员应树立与中职教育相匹配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理论讲解为主,向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通过案例和现场模拟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环节,把学生培养成理念先进,实践动手能力突出,能够适应旅游管理行业需求的人才,并将它渗透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强化,不断地完善,将理念贯彻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2.模

6、拟旅游行业工作环境,营造旅游文化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为此,必须在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在旅游类专业努力创造一种“旅游行业从业文化”,如一些旅游宣传海报、旅游景点介绍、餐饮服务图片、学校取得的业绩等。还可以要求旅游类专业全体教师和学生统一着装,微笑待人,彬彬有礼,统一出操,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团队精神;设置值勤督察,督促习惯养成;教室、宿舍要有旅游行业的气息,强化专业意识等。  3.根据旅游行业用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合理安排一些

7、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旅游行业从业需要结合安排课程。既要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如思想品德、事业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也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开设一些实用的计算机课程、旅游服务技巧课程、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餐饮管理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等,适应酒店行业对知识面的要求。  4.改革专业教学考核的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特点的考核体系。把“全面考核”“全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建立考核信息

8、反馈机制,发挥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要通过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加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增加作业、课堂表现及实践动手能力等在考核环节评定中的比重。实行考核成绩主讲教师负责制,严格考核过程控制,严格评分标准,确保教师在成绩评定中公平、公正。  5.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中职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来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