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ID:22186566

大小:58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27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1页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2页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3页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4页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文档可编辑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合同书等相关资料。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10)241号6.国家、有关部委相关标准和规范。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8.现场调查报告;近年来铁路类似工程

2、施工经验、施工方法、科技成果;9.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10.我公司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2、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大盘山隧道隧址区主要为剥蚀低丘区,相对高差50~650m,丘坡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约30°~50°,植被发育,主要为竹林、松树。隧道进口在安顶村,进口下有条冲沟,里安线通过,隧道出口位于光明村附近。2.2水文地质大盘山隧道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土夹碎石,灰黄色、褐黄色,硬塑。下伏基岩主要为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夹沉凝灰岩、粉砂质泥岩、

3、流纹质-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夹沉凝灰岩、凝灰质泥岩。地表水主要为雨季降水,汇集于沟谷;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本发育,构造带中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受地表水补充,水量变化季节性明显。本隧道地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侵蚀性,碳化环境作用T2。2.3施工情况大盘山隧道出口进洞里程为DK55+400,洞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DK55+343~DK55+381为明洞;DK55+298~DK55+343为浅埋段,采用φ108管棚超前支护。隧道出口段采用先开挖明洞洞身、仰坡,后正洞开挖、衬砌,同时施作明洞左侧10根锚固桩、锚杆框架梁

4、,接着开挖、施作仰拱,最后衬砌明洞。技术资料专业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2.4工程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50km/h;曲线半径:9000m、8995m、竖曲线半径25000m;正线线间距:4.6m;坡度:18.78‰。3、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做到三通一平,修建高山水池、机械设备、材料、人员配备齐全。3.2洞口及缓冲结构施工3.2.1截水沟施工大盘山隧道出口洞口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线,根据测量放线做好边坡开挖轮廓线和截水天沟,以利截排水,同时将洞口段开挖线以外10~30米范围的漏

5、斗、危石等进行处理,防止地表水向下渗漏或陷穴等继续扩大影响隧道安全,确保边仰坡稳定。明洞段施工避开雨水天气,施工前在边仰坡开挖边沿不小于5~10米范围内施作截水天沟,天沟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截水沟应比原地面低10~20cm,以保证水能完全流入沟内,截水天沟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截水沟端头设置不得冲刷山体、便道。3.2.2边、仰坡开挖在截水沟施工完成后即开始对边仰坡进行施工,边仰坡施工时先清除上部危岩,然后按设计坡度用全站仪放样出仰坡起始位置,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刷坡,施工时确保坡面平顺,没有大面积凹凸区域,同时要防止岩

6、石风化,雨水渗透等因素导致边坡坍塌。隧道出口边、仰坡开挖采用分层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每开挖一层,应及时对坡面进行支护加固,分层开挖厚度应控制在2.0-2.5m内,以便于施作坡面防护。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原岩层的扰动,成洞面的位置和边仰坡坡率可以适当调整,尽量减少仰坡开挖高度,必须作到安全进洞。开挖后坡面应稳定,平整,美观。3.2.3边坡锚喷挂网支护隧道出口挡墙开挖面及直立面开挖后应及时施作锚喷挂网支护,开挖面采用10cm厚喷砼防护,锚杆采用φ22m砂浆锚杆,L=4.0m,间距按1.5m*1.5m梅花型布置,单层φ技术资料专业

7、分享WORD文档可编辑6钢筋网,网格间距25cm*25cm。钢筋网统一现场拼接根据初喷混凝土面的实际起伏状铺设、铺设顺直,钢筋网与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连接筋绑扎在一起,使钢筋网绑扎牢固在喷射时不晃动。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砼厚度和喷砼时网片晃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采用的材料:水泥、砂、石子、水、JJ-S速凝剂、减水剂必须满足规范要求。3.3管棚施工3.3.1管棚设计概况及工艺流程隧道出口设置φ108大管棚,设置长度41m,环向中对中间距40cm。外插角1°~3°为宜,导管上钻

8、注浆孔,尾部留不小于100cm的不钻孔的止浆段。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施工准备管孔定位测量管棚钻机就位安装钻进退出钻杆安装止浆塞、注浆进入下一道工序钢花管制作注浆材料进场、试验安装钻杆、套管等管孔复测焊接环形套管钻头钻进成孔焊接套管跟进套环测斜仪控制钢管偏斜度注浆效果检查合格无孔管施工、注浆检测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