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ID:22200469

大小:74.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它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來,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这篇课文历来深受师生欢迎。《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

2、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教学时既要交待作品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者情况,乂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舞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木兰诗》是乐府民歌巾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教师教学时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內涵,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闪容,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

3、乐趣,接受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本单元阅读教学的目标是:1、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分析、细心揣摩课文屮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教学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

4、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闪容。第6课黄河颂1.课文特点及意图《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做一首反映抗曰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二、教学建议: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2、提高诗歌朗读的能力。过程:(一)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电视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

5、。(二)朗读诗歌:学生齐声朗读:自选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读(三)内容研讨: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2、歌颂黄河的部分,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祌,是要表达什么情感?4、课文小结序曲主体尾声伟大坚强绘黄河一一颂黄河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5、再次朗读(四)拓展延伸:阅读《黄河大合唱》其他儿个乐章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方法:先播放音乐《黄河大合

6、唱》之第一、二部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接着自然引出对歌词产生背景的介绍,激发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应以诵读为主,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之屮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7课最后一^课一、课文特点及意图: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在艺术上有两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七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W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

7、祖国的恋恋深情。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川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具有独到的效果。《最后一课》作为短篇小说,是高度精练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乂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依然來学习它的原因。二、教学建议:目标: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

8、物形象的写法。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过程:(一)整体感知1.初次默读。教师不做其他要求,只让学生将作品认真细致阅读一遍。2、漫谈阅读感受。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以及凼惑。如果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将A己的阅读感受整理成文字上交。但无论如何,教师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