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

ID:22206366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_第1页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_第2页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_第3页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_第4页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制度成因和改革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一、相关概念1、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问题,在指标选择上,本文主要选择了常用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简称城乡收入比,指标数据除另有说明外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的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人口、农村常住人口等指标口径也与统计局官方网站一致。2、关于城乡二元结构,本文主要是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二、结构安排随着现

2、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社会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却并没有因此而缩小,反而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中国这样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多见。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制度原因,探索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对策,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

3、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现实问题,概括说明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第二部分,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制度检视,指出二元分配格局下的城市偏向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制度原因,主要从资源分配、再分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探讨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对策,即进行城乡均衡的制度安排。三、主要特点本文的主要特点在于:以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相关数据为辅证,详细地阐述了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制度原因,并系统地提出了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对

4、策:实行城乡均衡的制度安排。..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与改革建议1.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趋势上世纪末,中国首次在宪法中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确定,极大的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城镇就业呈现多样化,居民收入增长也逐步加快。随着中国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更多的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拓展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也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获益,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比由1

5、998年的2.51增长到了2003年3.23。2004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城乡收入比较上年轻微下降。当年“一号文件”的出台,为中国农村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集中力量进行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部分地区开始试行农业税减免。通过这些增收政策基本扭转了前几年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困难局面,结束了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降的趋势,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升,农民收入也终于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速,但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2004),全国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也得到了超常增长,当年城乡收入比率为3.21。近些年,政府对农村发展支持力度逐步加

6、大,无论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都对农村加大倾斜力度,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减免,农村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改革,新农村建设等等惠农正常的逐步实施,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从2004—2008年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同期城市的发展更为迅猛,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比指标近年来也不断升高,2010年达到了3.23,实际收入差距也达到历史最高的13190元。可以说,这种扩大的差距趋势已经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亮起了红灯。2.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成因分析在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

7、注由来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但是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缺乏一个系统的、逻辑一致的解释,在笔者看来,离开了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就不可能对其作出满意的解释。解放初期我国施行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致使我国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时重工轻农、重城轻村,带有明显的二元性。随着这种二元分配格局而形成的一系列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又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在这些制度的影响下,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都以城市建设为主进行分配,农村的发展受到忽视,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于这种城市偏向制度,既然它具有二元性、偏向性,可以说这是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一种制度不公正现象。不可否认,

8、城市偏向制度在我国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上曾经起到了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