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

ID:22214369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_第1页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_第2页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_第3页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_第4页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  一、引言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重视操作实践的学科,学生的自主探究是计算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理论阐述  吴建辉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任务驱动有四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本文将以这四个环节为基础,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学习主体,提出适合学习主体的具体的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将其完善为创设情境―建立分组―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以

2、下将针对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创设情境。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  第二,建立小组。学习小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一个整体把握,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短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等基本情况,这是保证合理分组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小组人数的确定,一般来说,在计算机学习中,每个小组人数保证在4~6人比较合适,人数过少无法集思广益,人数过多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无法顾及每个学生。三是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当,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

3、、长短处保持均衡,这样才能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保证各小组之间进行公平竞争,激励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确定任务。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方法的主线,任务的分配由教师负责,这一环节的内容如下:一是任务量的布置量和难度要适中,因为任务过分复杂或任务量过大,学生很难按时完成,会直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任务过于简单或任务量太小,没有挑战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失去分组讨论的价值。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机房的数量和机房的上机情况。三是课前任务的布置:教师分配给学生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学习内容,经过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讨论出问题的解决方式,下一次课时由教师随

4、机抽取学习小组,由小组代表进行课前发言和程序展示,并且由老师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向该小组进行提问,考查小组的任务落实情况。四是课上任务的布置:在课上遇到值得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交给学生进行课上讨论,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要注意小组讨论的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实时解决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五是课下任务的布置:教师将课下任务分配给学生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考查每个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是整个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布置好学习任务后交由学习小组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对于较难完成的

5、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如提示需要查阅的资料。一是组内学习,这一环节需要发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经过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交换想法,在小组讨论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二是小组之间的学习,由各个小组将讨论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整理出来,在小组内选出一个代表,通过各个小组代表互相讨论,对解决方案进行指出和修正。  第五,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分为四个内容:?W生自主评价、组内评价、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一是学生自主评价,学生通过自己回顾反思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进步方式和组内讨论参与度,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主观评价。二是组内评价,

6、由小组成员通过近期的组内讨论对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知识的掌握度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三是各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教师分配的任务随机提问,考查小组整体的任务落实情况,并以此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在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使各小组形成集体意识,增强各小组的凝聚力,鼓励各小组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四是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课上随机提问结果来检查学生的任务落实情况,并以各小组对问题的参与度与回答情况为考查依据,以这两项为依据为每个学生打分,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  三、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使用路径  将分组任务驱动

7、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时需要考虑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根据传统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课堂创新,以“PPT建立与使用”一课为案例,以下是该教学法在传统课堂各环节中的创新性应用。  第一,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教学中可以使用生活实例,提出在生活中会遇到的计算机难题,引导学生学会这些难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展开教学前引入某一公司要开会进行年度财务状况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