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

ID:2221451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_第1页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_第2页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_第3页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_第4页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史-苏辙传-自元佑初-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史

2、苏辙传

3、自元佑初

4、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宋史

5、苏辙传

6、自元佑初

7、阅读试题答案译文翻译苏辙传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宣仁后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臣近面论,君子小人不可并处,圣意似不以臣言非者。然天威,言词迫遽,有所不尽,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未闻以小人在外,忧其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也。故臣谓小人虽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务,无所偏废可也。若遂引之于内

8、,是患盗贼之欲得财,而导之于寝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开之以坰牧,无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退。古语曰:“一薰一莸,十年尚有臭。”盖谓此矣。先帝聪明圣智,疾颓靡之俗,将以纲纪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将顺,造作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则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虽不加斥逐,其势亦不能复留矣。尚赖二圣慈仁,宥之于外,盖已厚矣。而议者惑于说,乃欲招而纳之,与之共事,谓之“调停”。非辈若返,岂肯但已哉?必将戕害正人,渐复旧事,以

9、快私忿。人臣被祸,盖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陛下断自圣心,勿为流言所惑,勿使小人一进,后有噬脐之悔,则天下幸甚。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已。(选自《宋史.苏辙传》)【注】①坰:(jiōng)遥远郊野。②薰:一种香草。③莸:(yóu)一种臭味草。④噬脐:用嘴咬自己肚脐,喻不可及。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分)A.辙面斥其非非:过错错误B.沮之则引退沮:败坏贬损C.吕大防、刘挚患之患:厌恨D.人臣被祸被:遭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

10、是()(3分)A.臣而不言,谁当救其失者出淤泥而不染B.知虎豹之欲食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且放白鹿青崖间D.勿为流言惑公为我呼入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虽然皇上聪明圣智,想用纲纪整顿天下,可是宣仁皇后却被元丰旧党的言论所迷惑,想重用元丰旧党的一些人,苏辙的进谏,才使她醒悟。B.香草和臭草相处在一起,结果只能是闻到臭味。苏辙以此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共处相争,最终小人必胜,君子必败的道理。C.苏辙希望皇上能坚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而任用小人,否则后悔莫及。D.从此文可以看出苏辙是一位清醒政治头脑

11、、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贤之臣。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此理之必然。②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答案1.C(担心)2.B(都是结构助词,主谓只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如果,假设连词;却,转折连词。C.况且,递进连词;暂且,副词。D.被,介词;替,介词)3.A(是“先皇”聪明圣智,#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想用纲纪整顿天下)4.①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

12、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给分点:“亲”、“远”,“殆”,判断句,大意正确,各1分,共5分)②奏疏送入(宫中),宣仁皇后让宰相再帘前读(给她听),(然后)说道:“苏辙担心我们君臣正邪兼用,他说的话很符合道理。”(给分点:省略的“宫中”,壮语后置,“疑”、“中”,大意正确,各1分,共5分。)参考译文从元佑初年开始,国家政治焕然一新,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人心已经安定,只是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常常兴起一些邪说来动摇皇上,吕大防、刘挚很担心这件事情,想逐渐推举任用(他们),来平息(他们)先前得仇恨,称之为“调停”。宣仁皇后犹豫不决,苏辙当面指出她

13、的不对,又再次上疏说:最近我曾当面议论过,君子和小人不能够一起相处,圣上的意思好像不认为我说得话是错误的。但因皇上的龙威就在我眼前,我(心情紧张)言辞急促,言犹未尽,我做臣子的如果不把该说的说完,那么谁来补救陛下的过失呢?亲近君子,疏远小人,那么国君就尊贵,国家就安定;疏远君子,亲近小人,那么国君就会担忧,国家就危险。这是必然的道理。我没有听说过,由于小人在朝廷之外,担忧他们不高兴就把他们引荐到朝廷之内(做官),而给自己留下祸患的。所以我认为,对小人虽然不能把他作为心腹委以重任,但让他们做地方上的州长、太守(之类的小官吏),为一些俗务奔走效劳,(只

14、要他们做事)不偏颇也就可以了(或只要不废弃他们不用就可以了)。如果把他们引入朝廷做官,这就好像害怕强盗得到自己的财物,而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