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

ID:22222619

大小:10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7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_第1页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_第2页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_第3页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_第4页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为一种创作风格的“后现代” 目录  1美学典范的转换中的风格问题6  2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的特征21  3福柯的特殊风格43  我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多次讲述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含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一再强调:不能把后现代主义单纯地当成是一个思潮;它毋宁是集多种性质和多种特性于一身的当代非常复杂的西方社会文化现象;它既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又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历史范畴、社会范畴、文化范畴、生活方式、创作风格及思想模式等。后现代主义本身,

2、乃是西方现代社会文化的矛盾性和悖论的集中表现,也是集西方社会文化的积极与消极、正面与反面、绝望与希望于一身的一股奇妙的力量。因此,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就必须从它的各个方面进行宏观的和微观的分析。  今天,面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我只准备集中论述与你们的实际创作活动紧密相关的'后现代的创作风格'问题。  风格(Style;lestyle)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也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用以表达其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形式。风格和气质是生活和创造的一种本质表现,是创的气质、气韵和个性的体现。创作要在风格和气质中

3、体现出来,也要在作品中留存和变异、并继续进行其自身的自律性的再生产。  风格实际上同一位艺术家的品味、意向、爱好、情感、思想模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修养有密切关系,也在某种意义上说,表现了艺术家的实际创作经验的成熟程度。风格和气质是生命的自然流露。它们源于内在精神世界,形于外在的肉体动作和行为。所以,在风格和气质中,人的生命所固有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肉体形态及其动作,连成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有人,也只有精神和思想深度的人,才对自己的生命风格和气质非常在意、关切和注重。  风格是无形的,但它要在有形的和可感觉到的现象中体

4、现出来,更要在创作的生命运动中表达、展伸及更新。它也会从作品中'逃离'出去,在它的鉴赏者中,找到它的落脚点和新的出发点。  风格本身有其自身的自律,它要在象征结构中寻求其栖身之处,并靠象征的不断转化而不断扩大化,更新它的生命本身。通过象征性结构,风格会不断地二重化和再分化。  在艺术创作中,风格始终伴随着和作品本身,贯穿于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渗透于作品中,并又伴随着作品而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和观赏者,深深地影响着原与读者的关系,也关系到作品本身的命运及其再生产等问题。  尼采说:一切文化无非是民族的生活表态中的创造性风格的统

5、一体(KulturistEinheitdessch?pferischenStilsinallenLebens??erungeneinesVolkes)。这也就是说,各个民族的创集其创作风格于其文化中。  风格在音乐、美术,尤其在诗歌的创作中达到它的最高境界。所以,德国诗人赫尔德林说:诗歌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和最高表现形式(dieDichtungistdieersteundh?chteAusdrucksformmenschlichenDaseins.In<AesthetikundKunstphilosophie>

6、,401)。赫尔德林还指出:在诗歌创作风格中,最珍贵的,就是诗人的个性(diepo?tischeIndividualit?t)。  风格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关心风格的特性及其在不同和不同作品的表现方式。可以这样说,风格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最关键因素。  但是,只是到了当代,风格问题才为艺术家和美学家所注意,成为了创作的核心问题。正如前面所说,风格不仅表现了的精神面貌和心态结构,也表现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涵养,同时也连接着与观赏者的重要纽带,它像无形的精神力量,散发在作品的点点滴滴的形式和成果之中,

7、又沁透观赏者内心世界。对于或观赏者来说,究竟如何实施和把握作品中隐含的风格,已经成为目前艺术界和美学界关注的问题。  关于风格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关键地位和意义,必须首先考察西方美学和艺术创作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必须了解西方艺术创作的性质及其发展倾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风格究竟是如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导和决定着创作过程、产品及、社会效益及其历史命运。然后,我们集中地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的具体特征。最后,以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福柯为典范,更具体地论述后现代的创作风格。  因此,我今天的演讲,分为三个重点

8、:(1)在西方美学理论典范转换中的风格问题;(2)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的特征;(3)福柯的创作风格。 1美学典范的转换中的风格问题  粗略地说,西方美学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次理论典范的转换过程,而每次美学理论典范的转换,都改变了风格在创作中的意义和地位。  最早的古希腊美学奠定了西方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基础,创造了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