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ID:22244216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本文浅述了“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课堂;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构建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指导和规范数学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使数学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几年来我们在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后逐步形成了“活动数学”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恢模式是创新教育的优选活动方式。1.模式的结构特点,小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其基本程序可概括为:激情

2、导思活动,探宄发现活动,成功构建活动,发和谐心智1.1.激情导思活动。课一开始,教师要满怀激情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把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个性,创设出能提出若干层次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开放式地提出各种想学的疑难问题。“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问题状态,而教师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点火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探宄的积极性;引路一设问置疑,引导学生探究的途径;授法一指点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设计了如下的

3、问题情境:先请每位同学写出各自学号的所有约数,接着汇报交流写约数情况。重点请18号同学说出他的所有公约数:1、2、18、9、3、6,请这6个学号的同学占站到讲台左边;再请30号同学说出他的所有公约数:1、30、2、15、3、10、5、6,请这8个学号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这时1、2、3、6号的同学从讲台的左边跑到右边。教师趁机问18号同学:你的约数怎么只有9和18了?(跑到30号那边去了),你说该怎么办?此时出现“1、2、3、6”这4位同学18号要请他们站到讲台左边,30号要请他们站到讲台右边的局通过教

4、师问全班学生“1、2、3、6”到底应站在哪里从而激发起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在多个学生发表意见后,根据一致意见,把“1、2、3、6”站到讲台中间。说明他们既是18的约数,又是30的约数,也就是18和30的公有约数,其中“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水到渠成,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1.2.探究发现活动。这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表现为学生针对问题即一定的学习目标,分小组讨论、思考,突破重点、难点,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到各组组织辅导,真正保证学生个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维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然后自由

5、讨论,产生头脑风暴,涌现创新思想,探索出解答问题的最佳方案、策略。教师当好主持人角色,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及时进行讨论、判断,强化正确,纠正偏差,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同时,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教师进一步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保证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的作用表现为:控场__组织学生遵守教学秩序,学会尊重和倾听同学发言,投入到热烈而有序的讨论中;激励__不断强化学习动力:保证并推动探究活动的持续进行;点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及时的引导、调控和补救

6、。例如: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分组活动,思考要计算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体积来替代。在空圆锥里装满水分别倒入空长方体、空正方体、空圆柱体中那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中水的体积,即为圆锥的体积。其次,让学生讨论用这三种办法哪种最有利于推导圆锥的体积?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空圆柱体最适合。用怎样的圆柱最有利于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相等)。先猜想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再通过度量发现倒入圆柱后水的高度是圆柱高度的1/3,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应用书上的等底等

7、高的空圆柱、空圆锥做实验,验证以上结论。又如"31X24"的新授课教学,先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尝试怎样解决?分小组讨论后学生发现了10种解决办法:(1)31X4X6(2)31X3X8(3)24X10+24X10+24X10+24(4)24X5X6+24(5)24X30+24(6)24十24十+24(7)31+31十十31(8)31X30—31X6(9)31X20+31X4(10)24X74-4+24X3O从这里可以发现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肯定会发挥出各自的聪明才智。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也就是学生的发展

8、过程。1.3.成功建构活动。品尝到探究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把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知识和规律进行同化、顺应使新旧知识连结,构建比较系统的有整合力的认知结构。教师用变式训练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精心设计好一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变式练习题,即给予学生一次次成功的机会,又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新的深度,从而有效实现同化,切实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除法的二种含义教学,在独立练习阶段,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