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

ID:22249446

大小:61.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_第1页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_第2页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_第3页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_第4页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摘要]“互联网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了较强的兼容性、使信息用户具有了集聚性和吸引性。本文从“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信息服务内容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联合服务的路径。[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中图分类号:G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41-01一、互联网使用现状互联网的使用,离不开宽带和泛在连接,它们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开通宽带用户数量达到6.9亿人,占国内总人口的

2、49.7%,其中光纤接入比重达到35.2%,20Mbit/s之间的宽带用户比例达到41.8%,20Mbit/s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12.6%;国内手机用户达12.98亿户,其中智能手机用户7.6亿户,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路由等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人性化、超薄化、高性能、低能耗和低成本,使移动终端、移动穿戴设备、跨界智能终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这为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理念落后我国

3、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是以保证文献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为出发点,在保证“藏”的基础上,定时定点为用户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其主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单一:这主要表现在服务方式单一,仅停留在给读者提供图书馆现有信息服务的层面上,不能集学习、科研、社交和娱乐于一体,不能提供多元化的立体式信息服务;同时电子信息资源的获取仅能单向获取不能互动交流。②被动:馆员的服务定时定点,只是坐等用户来馆进行信息查询和使用,不能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③肤浅:服务的内容仅以馆内现有文献信息的零散式分布内容为对象,不能满足用户个性、特色、深

4、层次的信息需求。④条块分割:传统的图书馆,比如高校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之间、高校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有的虽然实现了馆际互借、信息共享、合作参考咨询等,但整体上看还是各自独立,自成一家,没有行业整体服务思想和管理理念的指导,没有真正形成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1.馆藏结构体系不能适应“互联网+’’的要求目前,我国传统的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馆藏结构是以信息的载体形态来分布的。例如,纸质图书馆藏结构类型按地点不同可分为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随书光盘借阅室等,这样把同一学科同一专业不同载体形态的信息分散在了

5、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如果用户需要与该专业相关的全面信息,他要走遍图书馆的各个类型借阅室。此类馆藏结构模式虽然便于管理,但是极大地浪费了用户寻找信息源的时间。2.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它要求某行业、某系统或某领域建立一套整个行业自上而下、随时随地贴近用户的开放式技术支持平台。时下有的图书馆虽已使用互联网,也具备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云共享服务,但是现有的基础性网络设施无法满足云计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的整体化、开放化要求,无法进行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的有机化产业融合。行业所需的

6、智能设备商、软件服务商、平台型企业等中介正处于崛起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业界全行业规模的统一平台,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对信息平台统一化要求。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深化改革,全面融合。从图书馆运行模式、工作流程以及机构设置出发,改革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实行图书馆系统的对外开放,实现图书资源、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建立资源共享和信息协作体系,形成以用户为主导的服务模式,构建用户和互联网思维,为“互联网+”模式下信息化图书馆发展铺平道路。(二)整合资源,服务上线。通过“互联网+数字阅读”“

7、互联网+知识服务”等资源整合,尊重知识产权,促进图书馆现有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并依托数字化实现在线服务。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服务,要实现与文献服务商、搜索引擎服务商开展信息资源合作,丰富资源供给。从读者需求出发,建立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资源互通互连的服务平台,从信息提供、交互、创造过程中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例如某市图书馆开展的网上读者荐书活动,将荐书活动从线上移到线下,从馆内推广到馆外。读者在书店内选择喜欢的图书后,将书和借书证在线扫描,免费借阅,“互联网+”系统自动将还书日期发送到读者手机上,到期还书即可。从系统数据

8、判断读者兴趣,入藏图书,使荐购图书的利用率达48.1%。(三)创新模式、数据共享。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联合。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数据平台,实现书目信息、用户信息的共享和更新。通过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共享用户需求和行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形成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在线阅读服务。紧跟“互联网+”应用的趋势模式创新,拓展并丰富互联网应用和图书馆服务方式,传统和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