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ID:22260968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_第1页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_第2页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_第3页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_第4页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严丽玉(广东省广州市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503)【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068-02【摘要】目的探讨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木科6例外渗患者护理经验。结果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傅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效果明显,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大大减少外渗现象,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应用于造影剂外渗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治疗方

2、法。【关键词】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64排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增强扫描也H渐增多,它能通过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造影剂血管外渗是指在CT增强扫描时被注射的浅静脉血管破裂,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邻近组织间隙,造成相应组织充血肿胀的表现。木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引进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后在我科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共1799例,其中有6例发生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剂(350mgl/ml>血管外渗,其中

3、有2例严重血管外渗,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碘海醇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5.5岁,木组渗岀最大量为60mL,2例造影剂大部分渗出血管外,整个右上肢前臂肿胀、皮肤苍白、发热、胀痛;外渗10-20mL者4例,局部小范围肿胀。其中因CCTA来我科检查的有3例。1.2造影方法:木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l/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1.5〜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

4、),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杏需延迟扫描。1.3临床表现: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2护理措施2.1穿刺前的护理(1)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

5、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冋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吋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2.2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滲,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冋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吋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6、(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冋流,奋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滲出。3造影剂外渗的预防3.1穿刺血管的选择: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压力大,因此其静脉穿刺技术比一般的静脉穿刺要求高,应首先选择粗、直、富有弹性,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要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等处静脉。常用冇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对于老年人,长期化疗血管损伤严重者,可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或颈外静脉穿刺(一般情况下不选择)。穿刺时护士要仔细寻找有把握的血管,不要盲目穿刺。穿刺时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并固定好,以防造影剂在快速注射吋引起套管针的移动,造

7、成药物外渗。3.2穿刺方法的改进:64排CT高压注射器从原来使用蝶形12号头皮针到使用套管针,我们根据检查部位和注射压力选择套管针,注射速度为1.0〜2.0ml/s,用24G;注射速度为2.5〜3.5ml/s,用22G;注射速度为4.0〜4.5ml/s,用20G;注射速度为5.0〜5.5ml/s,用18G套管针。由于套管针是软管,针尖又粗,这样可提高注射速度降低注射压力,血管要选择较粗直奋弹性的,易于穿刺和固定,也可避免压力引起外渗。穿刺完回抽回血,一定要保证针头在血管内。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比常规静脉穿刺

8、更加安全可靠[1],因此我们一般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冋血后抽出针栓1MM再平行顺静脉腔全部进入血管后抽出针栓接连接管,冋吋避免反复来冋穿刺血管。3.3穿刺部位的固定:穿刺针头部位要妥善固定,先用3M透明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点横向粘贴,然后再固定针柄,最后固定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