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ID:22261768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_第1页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_第2页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_第3页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_第4页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优结构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通过对宜川县具有代表性的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丹州镇东庄村和英旺乡茹坪村农业机械的拥有量、种类、作业面积、作业量、机械投入费用、农机经营收入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寻找全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优化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和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对今后一个时期宜川县乃至全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    2010年,根据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的安排,

2、我们以“调优结构,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题,在全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生产、果业生产一乡一镇两个行政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力求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意向,研讨今后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一、宜川县基本情况  宜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540~710毫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9×107焦耳,年日照时数为2000~255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7.0~13.50c之间,昼夜温差大。  全县土地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共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

3、耕地面积34万亩,总人口33863户,116802人,其中农业人口24142户,96762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城镇辐射,项目带动,果畜富民,旅游强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苹果生产,使果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到2009年底,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5.6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60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2元。  截止2009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万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5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168台/3591千

4、瓦,小型拖拉机4685台/43376千瓦,大中型配套农具184部(件),配套比为1.3,种植业机械有机引犁2023部,旋耕机4782台,播种机120台,地膜覆盖机32台,农用排灌机械582台/4750千瓦,农用水泵105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2台。设施农业有塑料大棚21285平方米,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59台/4356千瓦。畜牧养殖机械有饲草饲料加工机械1530台/6131千瓦。运输机械有农用运输车8765辆/95446千瓦,其中三轮车8047辆/85510千瓦,低速载货汽车718台/9936千瓦;农田基本

5、建设机械158台/10846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5千瓦。农业机械原值8985万元,净值6165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2040万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1930万元(运输收入1589万元),农机维修收入65万元,从事农机事业人员16560人。  二、调查情况  1.以粮食作物为主的英旺乡茹坪村:全村耕地面积3374亩,2009年粮食总产210万公斤,主要种植玉米。有蔬菜大棚3600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854元。止2010年5月底,该村拥有农机总动力2397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达到0.7千瓦。全年完成机耕

6、面积2815亩,当年农机化投入14.7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14万元(其中作业收入4.2万元,运输收入8.6万元)。全村从事农机驾驶操作的人员172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8人。  英旺乡拥有土地面积505.37平方公里,有耕地1459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2009年果业收入750万元,粮食总产883万公斤。止2010年5月底,全乡拥有农机总动力16514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台/319千瓦,小型拖拉机456台/5445千瓦,大中型配套农机具21部(件),小型配套农机具573部(件),农用排

7、灌机械67台/539千瓦,农用运输车847台/10617千瓦,亩均农机总动力0.69千瓦。2009年完成机耕面积16514亩,当年农机化投入168万元,农机经营总收入172万元。全乡从事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48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421人。  调查表明,粮食主产区,主要农机生产:一是以12马力以上的手扶和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进行旋耕、深耕、播种、秸秆还田等田间作业;二是运输作业基本都限于自给自足,出外赚钱不很明显。  2.以果业生产为主的丹州镇东庄村:现有土地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果树面积

8、1100亩),2009年果品产量360万斤,产值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2008年以来为“陕西省苹果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实施区,现已实施果园旋耕、除草、挖坑、喷药、节水灌溉、太阳能杀虫、枝桠粉碎、果品保鲜等多项机械化果园生产技术。止今年五月底,该村拥有农机总动力1010千瓦,小型拖拉机43台/410千瓦,配套农机具76部(件),三轮运输车48辆/576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台,高效打药泵2台,枝桠粉碎机1台,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