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

ID:22273905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1页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2页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3页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4页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学情差异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物理教学论文-->1引言在物理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中学情分析作为一个基本的环节,它既是前提,也是关键。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往往都是对学生的特点、水平、基础知识等进行整体分析,很少有教师针对于班级学生的学情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更不要说在这些详细的学情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很有必要,所以笔者认为本课题值得研究。然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该怎样很好的进行学情分析、编排教学设计呢?怎样让学生在己经受到平等教育的背景下,又能成长为千千万万个丘吉尔?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

2、:"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二者都不是任意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了人这一因素,人不同,所教的内容、教学方法、教授的顺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知道,我国教育基本班级授课为主,课堂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可是班里学生们的己有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的不同。......2理论基础2.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迴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首先是由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是基于他所持有的关于儿童也理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既不是

3、来自主体,也不是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各样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己经有了自己对待事物的观点和态度,就即便是某些事情或问题他们从未接触过,没有先前的经验指导,但当问题抛给他们时,他们也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凭借他们己有的认知能力、判断依据,对问题作以解释。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个初中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他们的脑袋并不是空着去走进一个新的学习情境中的,他们或多或少、或对或错地总会以自己先前的经验为基础。而这些新的经验又都会使旧经验得以丰富和调整。2.2最近发展区没错,在

4、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恰好与之吻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社会和合作活动,其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如奥苏伯尔说的,不断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己经掌握了什么,要对学生的知识"有底",如此,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

5、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3学情差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与案例...113.1学情差异下的物理教学设计策略...113.2学情差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要素...133.3学情差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案例...144实践总结...374.1定量分析...374.2定性分析...425结束语.........434实践总结4.1定量分析两班折线图各有特点,(1)班雷达图显示学生第一、二、三次考试90分以上空白,但第四次考试成绩走势慢慢的倾向高分段,70以上人居多,

6、50以下人数明显降低,40以下没有,说明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尖子生少。而(2)班第一次考试折线图走势,40-50分数段的人居多说明学生整体水平较差,2、3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最后一次考试60分以上的人数整体增多,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4.2定性分析一年半来,笔者经过对初中二年级1班和2班两个班级学生教学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发现,通过学情差异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并展开物理教学之后,学生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同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个体的发展。比如:那些动手性强的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那

7、些原来不操作实验的学生,在差异性教学,也就是在实验任务层次不同的布置下,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有,课堂上气氛轻松、学生交流能力提高了,作业完成质量提高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大的改变,学习兴趣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逐渐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这使得物理教学更加有效了。.......5结束语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情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对提高学习兴趣,兼顾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不同情况的学生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还存在下一些现象,值得思考。一是,课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