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

ID:2227485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_第1页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_第2页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_第3页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_第4页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阅读答案  “舍长责短”和“扬长补短”  ①关于用人之道,古人发过不少议论。说用人要“用其所长、舍其所短”,不要“舍长责短”、“用非所长”,便是其中比较明白事理的一种。有的甚至极而言之:“若录长舍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求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点出了恰当对待人才长短一事的重要性。  ②清代顾嗣协在《杂兴》一诗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物,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意思,从用人应当用其所长的一面说,无疑是很对的;但如果从事业的需要和人才的发

2、展变化的一面说就不那么简单了。  ③任何人不可能样样都懂,门门能干。在这里,搞什么“舍长责短”,求全责备,强人所难,是形而上学,不切实际,甚至违反常识。可是,人们的有些短处,往往是狭窄或片面性的表现,如不适当克服和补足,也会妨碍其长处的充分发挥。这时候,“责短”是“补短”的一个起点;如果对此笼统地加以排斥,多少有点“护短”的味道。护短者对于自己的短处不愿认识,不愿努力加以补足,所谓进步、提高,真是从何谈起!  ④还有的人,每逢接受比较生疏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找借口,不愿干,或者干得很勉强,很马虎。殊不知,创业免不了要从生

3、疏开始,人是有能动性的,人是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只要认真努力,钻研、学习、锻炼,“所短”可以变为“所长”,“难为”可以变为“易为”。老是遇难则退,何时能学得新本领、新专长?  ⑤归根到底,人的才能之长短,决不是天生的,是社会历史和时代的需要造成的。在新的历史需要出现时,无论就整个社会人才长短的总构成说,还是从单个人的才能长短的已成情况说,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的长处、专长,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有的短处、弱点,需要补足;还有大量的,是要按照新的需要,培训新的专长。这时候,只要事业需要,即使一时不擅长的工作,也

4、得干,也得学。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责短”或“苛求”,实际上,这是事业前进和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⑥现在,我们正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各方面都更加需要大量的人才。各种人才也更加有了可以施展的天地和条件。社会对人的新需要,尤其是层出不穷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用人,除了应当继续注意“舍短就长”之外,似乎不能不同时强调一下“扬长补短”,服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训练过去比较短缺、现在特别需要的新特长。  ⑦(甲),要不得。(乙),也要不得。我们的事业需要并造就着各种人才;我们的各种人才应服从事业的需要并积极推动事业前

5、进,这恐怕就是我们研究人才问题应注意的精髓所在吧。  11.与第①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转述古人关于用人之道所发表的各种议论。  B.古人主张,用人要“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C.古人认为,要录用天下的人才,就必须“舍长责短”。  D.转述古人关于恰当对待人才长短一事的议论。  12.对第②段《杂兴》修辞手法及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说明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应苛求。  B.运用比喻、对偶等手法,说明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应苛求。  C.运用拟人、对偶等手法,说明人有长短,应该扬长补短

6、。  D.运用比喻、对偶等手法,说明人有长短,应该扬长补短。  13.对第④段中阐述的做生疏的工作给人带来的好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促使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本领。  B.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C.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可以促使人们参加实践,在干中使难变易。  14.第③第⑤段中各有一画线的句子,请指出其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如果对此笼统地加以排斥此:指代  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责短”或“苛求”这:指代  15.新时期,我们的用人原则应是(用文中的两个四字短语概括):  ⑴;⑵

7、。  16.文章末段括号内甲、乙两处应分别选填下面的哪一项?  A.“护短”和“放任”B.“责短”和“苛求”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  17.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提出了如何对待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的两种不同态度。  B.作者用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古人的用人经验总结予以全盘否定。  C.作者在分析前人的用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责短”是为了“补短”这一新论点。  D.文章从事业的需要和人才发展变化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18.对文中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①段运用引用论证

8、的方法说明古人的用人之道。  B.第③段主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阐述了“责短”、“护短”和“补短”之间的关系。  C.第④段主要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说明“遇难则退”是学不到新本领、新专长的。  D.文章主要通过摆事实来说明“护短”和“放任”要不得,应该扬长责短。  三)11.C12.B13.B14.责短  只要事业需要,即使一时不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