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ID:22275883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_第1页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_第2页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_第3页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_第4页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知识目标:熟悉掌握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2、能力目标:懂得幼儿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会照顾幼儿感觉器官的健康发育,具备解决幼儿感觉器官突发事件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照顾幼儿,遇到问题要冷静导入师:大家好,我姓x,以后大家就叫我x老师,今天初次见面,大家能不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呢?师:对于大家刚才的描述,大家觉得这是通过人体的哪些器官感觉出来的?师:嗯,很正确,人们主要是通过这些器官来认识感觉外部世界的,并且,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人类认识世界的70%来自于

2、视觉,听觉占了10%,剩余的20%来自于嗅觉、触摸觉、味觉-----,还包括本体觉——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比如,人在闭着眼睛时也能感觉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感觉器官视觉的形成需经由以下四个过程:1、光经过晶状体一系列折射后由眼球精确的聚焦后投射在视网膜上而造成「视网膜成像」2、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将物理性的光波转化成生理性的神经冲动,称为「转译作用」3、神经冲动经由一连串的神经元传送到大脑视觉皮质,称为「神经传导」4、视觉皮质将传入的神经冲动解析后

3、转变成有意义的讯息,称为「解码作用」,造成我们看到光的感觉。小孔成像,为什么倒像而人看到的是正的?讲授新课师:由于视听觉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视觉和听觉。咱们有三部分内容:感觉器官的结构、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卫生保健,重点放在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健这部分。给大家5分钟时间,先快速阅览一下眼睛的基本构造。一、构造眼球是感受光线刺激的视觉器官,它有眼球壁和眼球内的折光物质组成。眼球壁的最外层是巩膜和角膜,较厚、白色、坚韧的是巩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它能保护眼球;巩膜前方是透

4、明的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痛觉特别敏感,所以“眼里藏不了一粒沙子”。如果有异物进入眼睛,大家该怎么办?师:正确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向上提或翻开上眼皮,一般可被泪水冲出来,如果冲不出来,可请别人把上眼皮翻开,看准异物后,用干净的手帕或棉签把异物擦出来,注意不要用手去揉眼,以免灰沙擦伤角膜引起感染,如果说异物附在角膜上,应该去医院就医,不能自己反复擦取。眼球壁的中层包括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脉络膜有大量色素和血管,能防止光线散射,并为眼球输送营养;脉络膜前缘是有睫状肌构成的睫状体,它借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西方

5、人有蓝色眼睛,大家互相看看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再想想美国人、非洲人的眼睛,为什么我们的眼球颜色不一样,这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虹膜中的色素来决定的;虹膜中央是圆形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强弱,瞳孔可以改变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弱。这就是只能与机械的不同之处,人们视物成像也是倒立的,只是大脑有一个综合的过程,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给人以正像的信息视网膜上呈现的应是倒立的景象,但是在视觉神经将看到的景象传到大脑时,又会把它反过来,所以我们看时是正立的生:揉眼睛或者正确答案……如果回答正确答案,则表扬,进行下

6、一步讲到中膜时引入晶状体瞳孔时举例猫的眼睛眼球壁的最内层是视网膜,它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象。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能感觉强光和有色光,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盲、色弱,是由于视锥细胞缺少相应的视色素而形成的;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是人们在较黑暗的环境中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如果光线一暗就看不清事物就有可能是夜盲症的倾向,如果有这种症状,晚上不宜单独外出,以防摔倒磕碰。接下来我们来看眼球内的折光物质,它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晶状体,它位于虹

7、膜后方,像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借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其凸度,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晶状体与角膜之间是房水。房水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并维持眼压。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是一个较大的空隙,填充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称玻璃体,它能支撑眼球并加强聚光效果。若光线经过折光物质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大脑皮层不能收到清晰的信号,难以形成清晰的图像,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最常见的是近视,(结合近视的图示原理)二、幼儿眼睛的

8、特点1.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一6岁左右转为正视。  实际上,在6岁以前,90%以上的幼年宝宝是远视,宝宝出生后,眼球小,眼轴短,所以几乎都是远视,或兼有远视散光,这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会越来越低。多数孩子在6、7岁会进入一个正常的弛张状态,既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  爱心堤示  宝宝生理远视的正常值如下: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