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ID:22289798

大小:49.1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_第1页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_第2页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_第3页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_第4页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_第5页
资源描述:

《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服务职能局职院校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势在必行((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很多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指出: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图书馆服务职能,开展阅读疗法,这是排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心理障碍;图书馆;服务职能;阅读疗法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一6921(XX)21—0112—021阅读疗法的涵义及作用1.1阅读疗法的涵义阅读疗法(BibIiotherapy)—词源于希腊语,由“图书”和“治疗”合成,又称图书治疗,是医学与图书馆

2、学的交叉学科,它是除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新疗法。实验证明,这种疗法可用于心理和精神疾病。“阅读疗法”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61年第3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词典中“阅读疗法”被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这一定义说明阅读疗法不仅有助于治疗因精神和情绪因素而引发的疾病,如抑郁、精神性焦虑、紧张、恐惧等,也有助于完善人格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2阅读疗法的分类和应用阅读疗法,又称图书疗法,是图书馆学、医学与心理学的边缘学科,阅读疗法

3、从功能、应用对象角度可以分为“治未病”和“治已病”两类。所谓“治未病”,是指个人虽然没有生病,但在人格和精神方面存在疾病诱因的隐患或即将发病,为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向个人提供合适的读物,改善其人格,调养其精神,辅助其健康成长。这种疗法在中国文化里属于保健养生范畴,实际上是一种以预防为主要目标的疗法。中医里很早就有“治未病”的思想,“未病学”在当代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所谓“治已病”,是指个人已经出现明显的疾病征象,情绪恶化,此时向病人提供合适的读物,调节其精神情绪和行为方式,辅助其恢复健康。阿琳•海尼斯(ArIeenHynes)从医学角度将疗法分

4、为“临床阅读疗法”(cIinicaIbibIiotherapy)和“一般阅读疗法”(generalbibliotherapy)。他把用于临床治疗的阅读疗法称为“临床阅读疗法”。他认为临床阅读疗法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专家,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对阅读疗法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精密的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因此,“临床阅读疗法”是在个人已经患上了生理疾病的治疗,阿琳•海尼斯把维护读者的人格健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调节的阅读活动称为“一般阅读疗法”,这与中医的“治未病”和“治已病”的观点是一致的。1.3阅读疗法开展的意义其实在古代人们早就认识

5、到阅读疗法的重要性。比如古代埃及底比斯城的一个图书馆的正门上方还镌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的字样,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读书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华佗也曾利用阅读给人治病,汉代刘向就曾指出:“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当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说:“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长学问,还可以防病、治病,养德健身。许多疾病源于不良快速机动和行为,而读书是最佳的心理治疗”。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对阅读疗法认识不够,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20世纪初,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学界弘扬了古代埃及图书馆的理念,开始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系统地探索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

6、,古老而新鲜的治疗方法——阅读疗法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西方的阅读疗法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关论著屡见不鲜。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有4000多家医院图书馆,乌克兰医学教育研究所设有专为阅读疗法提供书籍的图书馆,由两名专攻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图书馆员负责。这表明阅读疗法受到重视和认可,而且已从组织和管理角度将医院和图书馆联结起来。1989年,赖尔登和威尔逊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试验报告后认为,阅读疗法是有效的,尤其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由此不难看出,从医学标准上来讲,阅读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

7、以来,随着对阅读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疗法不仅仅是应用于患病人群,而是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心理疾患,提高人格健康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也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且逐步应用于实践。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呼唤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目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独生子女增多等一系列社会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隐患增多,需要心理疏导。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30岁人群的压力成为各年龄段人群压力之首,而大学生是这一年龄段最为集中的人群。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23%,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经达到了30%。世界卫生组织对我

8、国12.6万名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20.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大学生的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