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ID:22293362

大小:51.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_第1页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_第2页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_第3页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_第4页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衡阳市南华等下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镧对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间41例行规律血透3个月以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镧进行治疗,且在停药后再给予碳酸钙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磷、血钙、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等。结果:患者经碳酸镧治疗fo,血憐、FGF23治疗低于、冶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经碳酸镧与碳酸钙治疗后血磷、

2、FGF23相比较,碳酸镧组低于碳酸钙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钙、iPTH及25OH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透患者进行碳酸镧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的高磷血症及血管钙化的风险。【关键词】血透;碳酸镧;血管钙化;影响在临床上慢性肾病患者常常并发血管钙化,而特别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有研究显示,高磷血症与FGF23均加重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可将血管钙化作为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2]。因此,对于血透患者,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血管钙化情况进行防治異有重要的意义。碳酸镧为一种稀土化合物,其能够对透析患者的血

3、磷进行有效的控制。而近年来,有研宄发现,碳酸镧具有预防血管钙化的作用[3]。木文就对碳酸镧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规律血透3个月以上的患者41例作为木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男32例,女9例;年龄为22至79岁,平均年龄(53.82±6.67)岁;透析时间为3至10个月,平均(4.11±0.73)个月;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21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7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4例患者为多囊肾、1例患者病因不明;所

4、有患者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均进行了1个月以上磷结合剂治疗,且在透析中均进行生活方式及饮食的指导,使血磷维持在1.78mmol/L以下;排除伴有肠梗阻与吞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具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对相关于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采用金宝AK96透析机与聚砜膜,苏膜面积为1.3至1.5m2,将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其中血流量为200至28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并将透析液中的餌浓度设置为1.5mmol/L,一次透析吋间为4h,—周进行3次,患者在透析中对艽血钙水平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患者发生高钙血症,

5、需及吋将透析液中的钙浓度调整至1.25mmol/L。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后均发生血管钙化的情况,所冇患者均给予碳酸镧进行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一次U服250mg,一天服用3次,根据患者的血磷情况每隔2至3周对剂量进行相应的调节,连续服用12周。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胆固醇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在患者结束碳酸镧治疗后,再次进行碳酸钙用药治疗,用药吋间为1个月。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FGF23、iPTH及25OHD等指标水平变化;其中、iPTH与25OHD采用自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FGF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6、(ELISA)进行检测,分别在患者碳酸镧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再进行离心,将血清分离出来,严格按照EUSA检测的相关规定操作。并对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1.4数据处理使用SPSSI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plUSmn;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2.1碳酸镧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患者碳酸镧治疗12周前后的血磷与FGF23相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碳酸镧治疗12周后的血钙、iPTH、25OHD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无

7、明显差异(p〉0.05),见表一:2.2患者再次服用碳酸钙治疗后的相关水平比较患者在进行碳酸钙治疗1个月后的血磷、FGF23水平与治疗前,及与碳酸镧治疗后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而患者的血钙、iPTH、25OHD水平相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见表二: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碳酸镧治疗期间,4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疹,未进行处理自行好转,4例患者出现便秘,给予杜密克服用后得到改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3讨论在临床上对于终末期肾病常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而持续透析易发生钙磷代谢紊乱,使患者长期在高磷血症的状态,不

8、但会诱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还可能造成血管钙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