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ID:22296040

大小:10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8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_第1页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_第2页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_第3页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_第4页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统筹城乡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一、研宄背景与问题自2000年幵始实施四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效显著,东四部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1]。然而,伴随着四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闩益凸显,四部地区的一些咎、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增大。现有研宄结论大都认同,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会给中国整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4]。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各彷的城乡收入差距普遍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的态势。表1为中国部分东中四部地区代表性右帘的城乡收入比。由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的增

2、幅和绝对值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如重庆的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3.32最高增长至2006年的4.03,贵州的城乡收入比由3.73最高增长至2006年的4.59,甘肃的城乡收入比由3.44最高增长至2007年的4.30,增幅均超过了0.7;而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几乎没有城乡收入比超过4的右、市、自治区,城乡收入比达到最大时的增幅也普遍低于0.4。2007年6月,重庆市与成都市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均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全国的深化改革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在被确定为统筹城乡试验区之后,重庆市政府于2007年9

3、月通过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制定丫两大目标:(1)到2012年和2020年,将重庆的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48.3%提高到55%和70%的水平;(2)到2012年和2020年,将城乡人均收入比从2007年的3.59降低到3.15和2.5。总体目的是减少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等性。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57%,城乡收入比为3.11。在R前阶段而言,重庆市较好地实现了计划设定的A标。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利于继续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这一结果是否能够归因于统筹城乡政策的实施?如果能,统筹城乡政策就能够为减少贫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

4、供一项有力的政策工具。因此,对该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宄具有明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即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关于统筹城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内己有一些相关研宄成果。例如,谢文君[5]和高春利[6]等学者采用构建统筹城乡测度指标体系的方法,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统筹城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所采用的计量方法限制,他们的研宂仅识别了统筹城乡和城乡收入差距这两荞在统计上的依赖关系,无法进行因果关系讨论以排除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处必须指出,谢文君[5]和高春利[6]等学者研宂屮所讨论的Granger

5、因果关系讨论是基于预测角度,而非变量间真实因果关系的讨论。二、宏观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宂概述现有文献认为有很多因素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屮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减小的事实,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受到经济转型过程屮城市化进程的影响[7-8],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屮国经济现在己发展至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屮倒U型曲线的右端[9]所致。借助重庆市和成都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政策实验事实,一些学者尝试采用诸如双倍差分法等近年较为流行的政策评价方法,量化评估统筹城乡这一政策试验对于减少贫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成效。A前,业已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关于统筹城乡改革

6、政策评估的文献都是基于省级数据的,例如余静文[10]利用合成控制法从资源错配的角度分析丫城乡统筹改革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实证结论认为统筹城乡政策通过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缩小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夏波[11]使用双倍差分法,在省级面板数据的棊础上量化评估丫城乡收入受统筹城?I政策的影响,基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得出丫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的结论,这一结论与其他学者如余静文[10]的研宄相悖,也给这一问题的解答带来了争议。基于上述文献综述的结果,针对现有研宄的不足,本文对"统筹城乡政策是否显著缩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

7、距〃这一问题进行了应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研宂。在数据方面,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一个改进是采用区县级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区县级数据建模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因为城市资源丰富,能够提供更合适的工作、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多的学习机会,容易形成集聚经济,进而带来专业化分工。专业化意味着生产效率提升,产出增加,工资也有增加的可能性。集聚经济和专业化的过程又促使更多的资源如资本和劳动力等向大城市集屮,城市极化也在所难免了。现有文献采用省级行政区数据的做法,只能在省级行政区维度下从总量的角度讨论城乡收入差距,此类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实际上是不同区域间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