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ID:37574775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第1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第2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第3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第4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第5页
资源描述: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重庆的抉择与对策缩小城乡、贫富、区域“三大差距”,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义,“十二五”的重大任务。在重庆,“三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城乡差距突出表现为收入差距,收入差距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长期滞后。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重庆以统筹城乡为纲,启动了户籍、土地、融资等系列改革,实施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农村养老保险等重大民生工程,培育了蔬菜、柑

2、橘、生猪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7元,较上年增长17.8%,居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59:1缩小到3.32:1。但近10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低于城市居民2个百分点。目前,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高于全国3.23:1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扩大到缩小,是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缩小城乡收入乡差距,是解决“三大差距”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城乡收入差距偏大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变,就有可能掉入“-7-中等收入陷阱”,危及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进而影响建设统

3、筹城乡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为此,在缩小“三大差距”中应突出抓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以上、达到12000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举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求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根本出路在于振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自去年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两翼”农民增收明显加快,应坚持不懈、深入持久抓下去。在工作

4、目标上,实现由户均增收万元向人均收入超万元跨越,确保到2012年“两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以上增收1万元,到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在工作重心上,实现由发展生产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强化龙头培育、市场开拓、科技支撑、产品安全,着力打造生猪、柑橘、蔬菜、生态渔、土鸡、牛羊、中药材、蚕桑8大产业链,实现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抓点带面向提高“到户”水平深化,更加注重贫困户、弱劳户和产业空虚户增收,做到增收计划、产业覆盖、龙头带动、产销衔接、政策惠及、帮扶指导、资金投

5、入、科技服务、设施延伸、环境改善“十到户”。在工作方法上,实现由-7-平行推进向分类指导转变,因县、因户、因业施策,增强针对性;实施差异化发展,形成“一县一特”;突出抓好万州、开县、云阳等农业大县。实施主城近郊都市农业提升工程。以主城8区为重点,依托城市、接轨城市、服务城市,与1000万人口、10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建设配套,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科工贸等服务型农业,果蔬等设施农业,花卉苗木等园艺农业,打造主城的果蔬园、花卉园、后花园和农产品加工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农科研发、农技

6、推广、教育培训、贸易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渝西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在渝西渝中14个区县,围绕保障城市供给,突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建设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抓好潼南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五大示范”,在各区县建设一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渝遂高速公路沿线优势蔬菜生产带和以涪陵为重点的加工蔬菜产业带,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农民收

7、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下乡,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要素市场、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体制-7-机制、政策制度、社保标准和城乡居民统一的权利义务。完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确权颁证,抓好成果运用,健全配套制度和政策,扩权赋能。深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提高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和小额信用贷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收

8、入分配制度,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植农民收入新增点目前,重庆农民收入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劳务和农业收入占了82%,对增收的贡献率达73%,可持续性不强。应广开增收门路,使支柱更壮,弱项变强。培育产业集群。产业是增收之本,坚持把增收“建”在产业上。重点发展粮油、柑橘、蔬菜、畜牧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生态渔业、林业、茶叶、特色果品、蚕桑、中药材、烟叶七大特色产业,构建“四优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