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知识点总结

二建知识点总结

ID:22299414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8

二建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二建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二建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二建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二建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建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二建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巩固二建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二建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实务中关于数字的总结  1.建筑物分为民用和工业建筑。  2.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和公共建筑(图书馆、车站、办公楼)  3.住宅建筑物: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6-9层(或高度不大于27m)是中高层住宅,10层和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7m是高层住宅。  4.除住宅外的建

2、筑物,高度大于24m者为单层或多层建筑,大于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大于24m的单层建筑),大于100m为超高层建筑。  5.建筑物按材料分为: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建和钢结构建筑。  6.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屋面、外墙、门、窗)和设备体系(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通风系统—水暖电)构成。  7.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荷载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必考),建筑标准(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  8.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坚固实用(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技术先进

3、,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9.实行建筑高度控制的,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10.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的,按室外地面至其层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层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层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不计局部突出的楼梯间(不超过1/4)。  11.不允许空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结构挡土墙、挡土桩、地下室、化粪池、门廊、阳台、室外楼梯等。  12.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有:有人行道时以上允许突出的空调机位,  无人行道上4m以上允许突出的空调机位。  13.地下室局部夹层净高不应小于2m,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

4、在地下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架空层、避难层不低于2m。  14.超高层应设置避难间。  15.台阶与坡道设置应: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踏步高度不宜大于~,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临空高度在24米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临空高度在24m或以上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栏杆使用垂直杆件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16.楼梯的踏步一般不超过18级,亦不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净高不应小于2m,楼段净高不宜小于,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楼段净宽,并不得小于。  17.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和垃圾管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5、,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平屋面高度不小于,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18.住宅朝西应采用外遮阳,朝东宜采用外遮阳,一套房至少要有一个房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19.住宅自然通风开口不应小于地面面积5%,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20.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优点为体积小,构造简单,价格便宜,用在居住建筑和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  21.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发光效率高,寿命长,不能开关次数频繁,有频闪现象。  2

6、2.高速运转物体的场所(车间)应采用混合光源,图书馆或阅读珍贵资料的场包不应采用具有紫光、蓝光等短波辐射的光源。  23.在顶棚上的灯具不宜设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宜设在工作区的两侧,并使灯具的长轴方向与水平视线相平行。  24.住宅白天卧室噪声级不大于45db,夜间卧室不大于37db。起居室不大于45db。  25.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体型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  26.外墙外保温:外墙外面,连续空调房,旧房改造。外墙内保温:外墙内侧,间歇空调房  27.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露点的温度,会造成表面结露;应在

7、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与墙面积比不大于,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游离甲醛不大于(mg/m3),氨不大于(mg/m3)。  28.我国规范地震的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甲乙丙丁四个抗震等级。  29.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重于内柱,短柱重于一般柱;梁的抗震要求,梁的截面尺寸截面宽度不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内钢筋配置极限值不应少于2φ12(最少也不能少于这个值)。  30.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小

8、于160mm且不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小于140mm;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小于200,三、四级不小于160mm。抗震墙的横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