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

ID:22305076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_第1页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_第2页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_第3页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_第4页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

2、第1 ——兼论环保主义者对孟子思想的误读摘要:孟子曰:仁民而爱物。其“爱物”思想,继承和发挥了先儒“物我为一”和“物性善”的思路,强调“物”与“我”的并存和并立,表现出一种整体主义的宇宙观。但同时,孟子也把人伦的概念引入其“物我关系”的论述,突出了其以人类为中心的意识。而且,孟子提倡“爱物”,目的在于使“物”为“我”所用,以施“仁政”、行“王道”。从孟子思想中推导出的环保主义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附会。关键词:孟子爱物物我关系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关于其“爱物”思想,时人阐

3、发颇多,但多以环保主义称之①。这一观点,如孤立看来,于发挥先哲新意似无不可,但与思孟学派的其他著作结合起来辨析,即可觉此意多有附会,失于随意解经。本文即欲从先秦儒家“物”的思想的发展演变入手,发明孟子“爱物”思想的本义。一从“格物”到“体物”:物我为一何为“物”?物,《论语》凡一见,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即指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赵歧注《孟子》“仁民而爱物”句,云“物,凡物可以养人者也”,义较偏狭,朱子集注则以为“物,谓禽兽草木”,意与孔子近同。是以,“物”,在先秦儒家的概念里,即是指天生之万物;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基于“惟人万物之灵”的观念,乃指“人”

4、之外的天生万物,先秦儒家多言“外物”、“物我”,以此故。“物”与“我”的关系,也是先秦诸子议论的重要内容。《论语》之后,《大学》言“物”亦尚少,只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至《中庸》,即开始对“物”有足够的重视,提出了“体物”、“尽物之性”以及“成物”的思想,发展了儒家“物我关系”的论述,并为孟子提出“养物”、“爱物”的思想做了必要的理论铺垫。仔细考究,就可发现,从《大学》、《中庸》以至《孟子》,其中对“物我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这一阶段,“物”与“我”存在着一个由疏到密的思虑线索。《大学》云:“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

5、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自《论语》提出“人”与“物”共生于“天”以后,至此,“物我”之间开始建立起互依的关系,“格物”以求“理”,是为了寻求“意诚”和“心正”的普遍规律和伦理基础,从“物”之理,推导出“人”之理,这里已经隐含了“物”“我”存在内在关联的思想,但是,还并未将“物”与“我”合于一体。《中庸》则提出“体物”,云“体物而不遗”。“体物”比“格物”在认识深度上前进了一步。“格物”只是外在的研究,而“体物”强调的却是感同身受,从内心去感知之,所以才有“成己”、“成物”之语。其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既然“无物

6、不诚”,那“诚”就不仅仅是“成己”,“自成”之后,还要推及于物,即“成物”。朱子以为,仁、智“皆吾性之固有,而我内外之殊”(《中庸章句集注·二十五章》,因此,“既得于己,则见于物”。至此,初步打通了“物”“我”的界限,“物”与“我”则融为一体,所以才“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二十二章)把“物”“我”纳入一个统一的大范畴,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体现了“人”、“物”共生、共体的整体主义的宇宙观。朱子曰:“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共妙”,(《论语集注·先进·“吾与点也

7、”条》),即是描述此种境界。孟子继承了这个思想,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这里提出的“天人同诚”的概念,与《中庸》讲的“诚者自成,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思想相贯(《中庸·二十五章》),说明“人性”与“物性”是相通的。但应注意到,在孟子看来,物的“诚”、物的“性”不是自己发扬出来的,而是人的“能动”发萌出来的,也就是“物性”有待于“人性”来表现。这个思路是《大学》的“格物”、《中庸》的“体物”、“尽性”一脉相传下来的。孟子继承了这个思路,但在方式上更加精微,把“心”的概念引入了这个论证过程。他从个

8、人的体验出发,去“体物”,亦即“尽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所以人的“内心”是“知天”、“事天”、对待自然的最根本的依据。物本无心、无性,是人为其立心、立性,物性的“善”通过人性的“善”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自内向外的扩展,凡事均自求于己,而外应于物,孟子多次引用《诗》、《书》来说明这个问题,其引《书》曰“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又引《诗》云:“永言配命,内求多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