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课件

《呐喊》自序课件

ID:22317185

大小:37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0

《呐喊》自序课件_第1页
《呐喊》自序课件_第2页
《呐喊》自序课件_第3页
《呐喊》自序课件_第4页
《呐喊》自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呐喊》自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呐喊》自序鲁迅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关于鲁迅的评价:鲁迅生在十九世纪而死在二十世纪。这是一个奇异的生命现象。然而,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出生于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

2、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16本翻译《呐喊》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呐喊》篇目表(1)《呐喊》自

3、序(1922.12)(2)狂人日记(1918.4)(3)孔乙己(1919.3)(4)药(1919.4)(5)明天(1920.6)(6)一件小事(1920.7)(7)头发的故事(1920.10)(8)风波(1920.10)(9)故乡(1921.1)(10)阿Q正传(1921.12)(11)端午节(1922.6)(12)白光(1922.6)(13)兔和猫(1922.10)(14)鸭的戏剧(1922.10)(15)社戏(1922.10)阅读思考:1.鲁迅年轻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在此期间作过什么样的“梦”

4、?这些“梦”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关系?2.注意标注作者的议论,并思考它的含义。地点生活经历思想发展鲁迅的行踪及思想发展:地点事件思想发展[绍兴](家道中落)世态炎凉[南京](进入学堂)立志学医[仙台](看时事片)弃医从文[东京](杂志失败)自我反省[北京](誊抄古碑)失望彷徨[北京](朋友索稿)奋起战斗鲁迅的梦:梦——主观的精神发展,内心体验的历史。——读书应试梦?——医学救国梦?——文学启蒙梦?探究“文学启蒙梦”对鲁迅的影响筹办《新生》失败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提示:一方面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悲哀”和“寂寞

5、”——暗示着社会和国民如一潭死水,投入一块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另一方面,终于看清楚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当时同样具有青年人的特点:有热情、有勇气、有闯劲;血气方刚,激昂慷慨。但往往对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估计过高,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认识还不深刻。看时事片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提示:“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金心异的来访,对鲁迅的思想有何影响?提示:①“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②“熟睡的人们

6、”用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③“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④“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这正是鲁迅创作《呐喊》的原因篇章结构:一、(1)总括叙述《呐喊》小说集是由不能全部忘却的“梦”而形成的。二、(2─22)具体分述鲁迅思想变化过程:学医救国,弃医从文,寂寞苦闷,著文呐喊。三、(23─24)记述小说成集并且付印,并说明命名《呐喊》原由。救国救民《呐喊》自序鲁迅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的“梦”总起⑴绍兴侍父看透世态⑵南京求学想走异路⑶仙台学医治病从军⑷惨遭打

7、击领悟“要著”(4)东京治文无可措手(6~9)“呐喊”含义:①唤醒民众,毁坏铁屋;②慰藉(jiè)猛士,不惮前驱。弃医从文⑸作文呐喊(21~24)北京抄碑寂寞苦闷(10~11)心异来访铁屋之争(12~20)练习:叙述:选取典型事例,以一当十,要言不烦;议论:运用形象比喻,具体生动,寓意深广。夹叙夹议①“梦”:②“示众的材料和看客”:③“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④“铁屋子”:⑤“熟睡的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明的、麻木不仁的人们。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

8、,无可措手的了。青年时救国救民的理想。写作方法分析:阅读材料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