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

ID:22323217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_第1页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_第2页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_第3页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_第4页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  分格训练在小学习作起步中的运用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林勤    笔者在城乡两所小学的三年级同时进行习作分格训练,历时一年,旨在探求一种有效的城乡学生普遍接受的训练方法,以降低习作起步这一关键期的门槛,让学生轻松掌握习作的初步方法。    一、立足文本,形成“格”的训练模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作为规范性的言语文本,是师生进行习作教学的重要资源,通过将相同的形式归纳成“格”,经由感性理解、理性梳理、拓展练习,来认识“格”,运用“格”。    分格训练的操作模式基本为“品读一引导一积累一仿写一评议一修改”六大步骤。以常见的“人物对话”教学为

2、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出现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时有“人+话”(拉车式),“话+人”(推车式),“话+人+话”(挑担式)等三种相应的位置关系。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种不同后,结合课文例段进行分格训练。    “品读”,理解文本意思后,重点领会本段落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第六自然段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教学中学生理解到这段话写的是“小摄影师”进入高尔基办公室后的所说的话,采用“人+话”(拉车式),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出他的

3、高兴、满意。    “引导”,重点研读后,引导学生概括出表达公式——“格”。以上段落可归纳为说话格的一种“人+神态+动作+话”。概括的过程要注重形象感知与抽象提炼的结合,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神态”“动作”在文本中具体指什么,让学生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识。    “积累”,通过听记、背诵、默写等形式让学生积累例文及与“格”训练的相关联的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句子,在规范三年级学生言语表达的同时,将众多的资源切实地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积累语言素材。    “仿写”,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进行仿写。如“课堂上老师跟同学的一次交流”“妈妈批评你时”“课间同学间的争辩”等,教师结合例段,提供句式,

4、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格”,学习表达,进行练笔。    “评议”,就学生完成的练笔,同学间相互评议,教师进行评点。在此基础上点拨学生对“格”进行扩充、延伸,可将“拉车式”转化成“推车式”“挑担式”,也可将“神态”“动作”根据需要自由地穿插其中,形成“话+动作+人”“话+人+神态+动作+话”等一组相关变形的“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格”,让学生明白“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组合形式丰富多样,习作时需要灵动地表达,运用“格”但不能被“格”所束缚,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应为“无格胜有格”。    “修改”,学生结合同学的评议、教师的批改等对自己的练习进行针对性修改,有条件的

5、完成“再创作”。    二、挖掘文本,提炼“格”的训练模块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是言语的海洋,语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依据什么标准分“格”呢?笔者尝试从“内容”“结构”“写法”三方面入手来分“格”。    (一)内容格    从习作内容入手,提炼“格”。小学阶段的习作题材主要是“状物”“写景”“记事”“写人”等。“状物”时抓住“形、声、色、味、触”等元素来定格,“写入”时可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定格,同时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如“心理(感受)”可以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元素。在确定这些格的“要素”后,对照课文,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内容格”

6、。    (二)结构格    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最典型的段式结构就是“总分式”,几乎随处可见。一篇文章,一个自然段,一个句群中都常常会出现它的身影。“围绕一句话写好一段话”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要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切入,定出“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一组“结构格”,加强段的训练。    (三)写法格    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动静结合”“借物喻人”“虚实结合”等多种写作方法,从这一角度切入,三年级课文常出现的的是场面(环境)描写,比如三上《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描写上、下课的情景,三下《可贵的沉默》中多次描写到的课堂气氛,由此可以归纳为“点(重点人物)+面”“面+点”等“写法

7、格”。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初步整理出三年级课文中出现的适用于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格”,下表以三年级上册为例。    三、整合文本,构建“格”的训练体系    经笔者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作文分格训练确实是小学习作起步阶段教学中良好的途径之一。就像一个人要攀登两座一样高的山,一座山是没凿石阶的悬崖峭壁,而另一座却是事先凿好石级的,登这两座山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一年研究的后测数据也显示,经过完整的一学年训练,综合城乡两个实验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