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

ID:22331731

大小:7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_第1页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_第2页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_第3页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_第4页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摘要: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己经成为生物学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以2016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为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用好教材,回归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关键词:生物素养;教材;实验探究能力;生活及实践;热点高考试题作为研读考试动向的风向标具有积极的解读意义。综合分析近年来的新课程高考生物试题(特别是2016年高考全国I卷),不难发现现在的高考试题,明显减少了教辅的影子,强调了与教材的联系,考查内容取于教材,主干突出,对基础知识考查更全面,2016年十二道

2、高考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的稳态与环境等几个主干知识块,所考查的知识全是教材的重点,但考查程度又远远高于教材,将实验与探宄、创新与应用结合,关注社会、关注生态,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改的新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定位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应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

3、的人。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以2016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为例,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回归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一、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理科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认知的结果,而忽视认识的过程和理解,注重“做题”而忽视在实际中的应用,由此导致学生只知概念是什么,不理解为什么,问题解决能力较低,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例如,这次全国卷的第29题考查了dATP的结构特点和构成DNA的基本单位、DNA复制,考生只在选修3学习PCR过程屮,对dATP(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有接触,但是这对试题理解似乎没有什么

4、帮助,如果学生在平时搞清ATP-ADP-AMP的转换,以及AMP是构成RNA的基木单位,能将这些知识转换到dATP屮,就能快速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对学生生物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完美考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成注重渗透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二、注重实验探宂能力的培养纵观2016年的生物学试题,试题的背景材料强调了生物学实验,凸显了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特点。如,第3题测定酶的活力实验不是简单地考查概念,而是从实验形成的探究过程入手;第31题病毒感染动物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肿瘤关系、第32题设计遗传杂交实验。

5、全卷十二道试题,5道题与实验直接相关。涉及的实验方法既有生命科学中的经典研究方法,如对照实验、杂交等,又有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现代技术手段,如构建重组质粒、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形式既有方法的应用,乂有实验方案设计评价,还有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由此可见,试题对实验的考查是全方位的。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屮一定耍以身作则,用好教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祌。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反复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是滤液细线画得太粗,还有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的,鼓励他们继

6、续实验,最后实验终于成功了,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三、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联系与应用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始终要“紧扣课木”,尤其注重课本知识的“延伸和理解”,做到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反对“忘本”只抓资料,又切忌“照本宣科”。例如,本试卷第2题的离子泵,第5题在关注生态学基本知识的冋时,引导考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第31题免疫、疫苗与肿瘤的关系等,这些试题无一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激起学生的答题兴趣,试题开放性和时代性兼备,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

7、中体验生命的奥妙。在高屮生物教材屮,不乏这样的N容,如,讲到人类遗传病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人类社会一些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应该如何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等。讲到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与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分析,应如何解决,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现在的环境情况和我们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方法来改善现在的状况。如,从遗传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我们要严防禽流感、猪流感?猪流感的死亡率并不高,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紧张?这两种流感各有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