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

ID:2233287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_第1页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_第2页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_第3页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_第4页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浅谈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护理研究体会关键词 静脉穿刺无痛摘要:进行周围静脉穿刺达到无痛、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觉,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周围静脉穿刺无痛技巧的进展进行综述。1 心理准备1.1 护理人员的准备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可直接影响其注意力、意识状态、定势及思维状态,会影响术者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稳定的情绪,以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力求一针见血。1.2 患者的准备 为使患者精神放松,在做穿刺前应对患者察言观色,了解其对穿刺的心理状态,可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分散

2、患者的注意力,防止进针时血管痉挛而导致疼痛[2]。当然热情接待、动作熟练也是放松患者情绪的良药。2 静脉部位的选择和准备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为乏神经区,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可作为手背静脉穿刺时首选部位[3]。也有人将手背静脉从桡侧至尺侧依次分为A、B、C静脉组,发现C静脉组穿刺时疼痛最轻,而A静脉组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4]。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可将手背均匀涂擦1%硝酸甘油,再用湿热小毛巾置于准备输液部位约3min[5]。也可在扎好止血带后,用拇指沿

3、静脉推压血流使其充盈,用力要适当,不可用手拍,直到自己认为能穿刺成功为止。3 正确使用止血带在比较固定的静脉行穿刺,止血带部位可离穿刺点>6cm,而对于手背靠近手指部位的静脉行穿刺时可以把止血带扎在腕关节处,离穿刺点4cm即可。对某些特殊患者,可以无需扎止血带,如小孩及对止血带特别恐惧者,可以让家属在穿刺时环绕抓紧上肢前臂或腕部,使手背部穿刺静脉充盈,避免扎止血带所致疼痛,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还可避免因松开止血带的外力作用导致穿刺针头斜面滑出血管;而对穿刺部位水肿较严重者,可在穿刺静脉上方用手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使其水肿的液体挤向旁边[6],充分暴露静脉4~

4、6cm长,快速消毒刺入静脉。对老年血管较脆者,穿刺前不要过早、过紧扎止血带,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原因为血管脆性大,若过早充盈,则进针时易穿破血管[7]。4 利用药物镇痛目前利用药物镇痛有许多研究。马文群认为可在静脉穿刺前作利多卡因直流电导入,应用pH值等于5的利多卡因3~4ml,均匀洒在面积为12·5cm2的布衬垫上,主电极接直流电疗机阳极,置前臂,斜对置,电流强度为5mA,时间为7min,能产生局麻作用[8]。Susan等研究表明,儿科患者静脉穿刺或置管前,用2%利多卡因、1/100,000肾上腺素作为局部溶液(用具有纳米材料电极的Phoresor计量控制)

5、和易溶的局部麻醉混合物进行离子电渗麻醉法比用2·5%利多卡因和2·5%丙胺卡因易溶的局部麻醉混合物乳膏进行麻醉来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或置管的疼痛更安全、快速、有效[9]。有人采用静脉穿刺点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的方法减轻疼痛,有人采用局部湿敷盐酸达克隆麻醉剂的方法,也有人用恩纳乳膏在穿刺前局部涂抹覆盖固定,时间不少于90min[10~12]。申芳丽则用自制混合酊消毒前涂搽,起效快,使用方便,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涂搽[13]。5 正确绷紧并固定皮肤正确绷紧并固定皮肤可以减少进针阻力,对无痛穿刺至关重要。对一般肢体静脉,术者用左手手掌及四指(除拇指外)固定并绷紧穿刺处左右

6、皮肤,防血管左右滑动,亦可用拇指固定静脉并向穿刺方向的反方向拉紧皮肤。对手背静脉穿刺患者可不握拳,手呈背隆、掌空杯状、握指法,形成前臂和手背、手背和手指两个弯曲,使患者手背皮肤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被动牵拉更加绷紧,除用上法固定外,还可用左手食指垫于被穿刺静脉的手掌侧并向背侧隆起被穿刺静脉,有使血管充盈、显露、固定的优点,更易于穿刺成功[14,15]。6 持针方法临床上有血管钳持针法,也有直接用手指持针法。本人认为对刚接触临床的护士用血管钳持针法进针时速度能较快些,但突空感欠明显,并在放血管钳时易造成患者疼痛。而熟练护士可直接用手指持针法,即拇指和食指分别持针柄的上下

7、面,进针更方便和灵巧,突空感更明显。7 进针角度和手法张洪芳等认为用轻快冲击式大角度(25~40°角,根据针头型号选择,型号小则角度小)静脉穿刺,对穿刺部位血管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小[16]。从血管上方直接进针可以避开伴行的神经,痛苦小,易成功[17,18]。如果必须要从血管一侧进针时,应该正确掌握好进针的深度,千万不可过深,因为皮神经干位于血管的深面,同时还应记住皮神经的体表投影,尽可能避开神经与血管交叉点和选择血管非神经伴行侧,毫无疑问,直接刺激皮神经干的疼痛远比针头穿过皮肤时的疼痛明显。而对血管条件差无把握按上法穿刺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

8、,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