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

ID:2233451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_第1页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_第2页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_第3页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_第4页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目的:探讨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口腔扁平苔藓组30例、口腔白斑组60例(根据病理再分为轻、中、重度非典型性增生3个亚组)、观察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30例、健康组30例,四组患者均行P-gp和ABCG2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组阴性,口腔白斑组P-gp和ABCG2阳性率均随恶性度增加而上升,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P-gp阳性率分别为15%、25%、40%,ABCG2阳性率分别为10%、20%、25%。

2、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表达阳性率为89%,ABCG2的表达阳性率为81%,对照组P-gp和ABCG2的表达率分别是61.5%和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检测P-gp、ABCG2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可辅助临床制定化疗方案及推断患者预后。  【关键词】P-gp;ABCG2;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有学者对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P-gp)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ABC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已进行初步的研究,本课题组在其研究基础上对口

3、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轻、中、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及口腔鳞癌进行了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糖蛋白(P-gp)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ABCG2)检测,观察以上两个因子在其中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做出判断,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为150例,随机分为口腔扁平苔藓组30例、口腔白斑组60例(根据病理再分为轻、中、重度非典型性增生3个亚组)、观察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30例、健康组30例病例,均经病理确诊。观察组年龄40~71岁,平均56.7岁,男19例,女11例,依据WHO制定的病理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及分期,其中,21例为中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9例为高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17例为Ⅰ~Ⅱ期,13例为Ⅲ~Ⅳ期,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4例,16例无淋巴结转移;健康组均为正常者,年龄39~70岁,平均56岁,男18例,女12例;口腔扁平苔藓组年龄38~69岁,平均56.1岁,男17例,女13例;口腔白斑组年龄39~71岁,平均57岁,男45例,女15例。150例研究对象检测前均未有任何治疗。  1.2检测方法P-gp和ABCG2的检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三步法,操作时严格依据和遵守所使用试剂盒的说明。  1.3阳性表达标准细胞的细胞浆和(或)细胞膜为P-gp及ABCG2表达部位,若相

5、应部位有棕黄色的颗粒出现,则为阳性表达。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苔藓组、口腔白斑组的阳性表达口腔扁平苔藓组阴性,口腔白斑组阳性率随恶性度增加而上升,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P-gp阳性率分别为15%(3/20)、25%(5/20)、40%(8/20);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ABCG2阳性率分别为10%(2/20)、20%(4/20)、25%(5/20)。  2.2P-gp和ABCG2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观察组中,P-gp和ABC

6、G2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81%,健康组的P-gp和ABCG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是一种常见且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糜烂型OLP因自觉症状较重且有恶变倾向,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2]。口腔白斑属于癌前病变[3],由口腔白斑发展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是较复杂的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多个步骤,整个恶变过程可涉及多种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4];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失调都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5]。  阿奇霉素、植物碱、紫彬醇等是由P-gp所介导的

7、主要抗癌药,有关文献报道指出P-gp常常于肾细胞癌、结肠癌及肾上腺癌患者化疗前,便有了高水平阳性表达[6],当其他肿瘤类型发生获得性耐药时,P-gp也可有高水平阳性表达。ABCG2可以将细胞内的有害物质泵出,防止机体组织受损而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文献报道,ABCG2表达并无组织特异性,于各种组织源性肿瘤中呈广泛表达[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P-gp、ABCG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较健康组高(P<0.05);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目的:探讨P-gp和ABCG2在口腔扁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