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资料

中音史复习资料

ID:22334697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中音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音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音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音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音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音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名篇: 肖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朋,号思鹤。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童年随父亲寓居澳门。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与声乐,并在帝国大学学习教育。1913年又到德国莱比音乐学院和莱比大学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0年回国。前后达十八年。在日本时,曾参加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20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工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涤讪了基础。萧友梅还致

2、力于编写音乐教材,计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1925年“钢琴教科书”、1927年的“小提琴教科书”等,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乐概说”和“中国历代音乐概略”等学术论著,先在北京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同时组织了我国第一上管弦乐队,自任指挥。赵元任(1892—19822.25)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著有《新诗歌集

3、>.在谱曲方面按照他择定的“中国化”的目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采用和创作具有中国风味的歌调。首先是吸收和融化他所熟稔的中国传统曲调,例如《听雨》.依声调谱曲,即处理歌词“字音跟越调”的关系。他又按艺术歌曲的旋律与伴奏,有与一般歌曲不同的更高要求。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经验,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卖布谣》刘大白词。他还未当时的爱国民主斗争和社会教育等,写过不少与艺术歌曲不同的更为通俗的作品。青主:廖尚果(1893--1959),即青主,中国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府城人(今惠城区桥西),曾用笔名黎青主,别署黎青、廖尚果L.T.等。1893年6月10日生于

4、广东惠州,1959年逝世于上海。辛亥革命前为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学生。武昌起义时他曾参加进攻潮州府的武装行动。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以功臣资格受广东政府派遣留学德国,遭袁世凯北洋政府阻难入柏林大学法学系,同时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大江东去》《清歌集》《我住长江头》李之仪词。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不容忽视的影响,是他于1930年接连出版的两本音乐美学的专著《乐活》《音乐通论》。他的大部分音乐论著,都着重介绍西欧(德国)19世纪以来的哲学家文学艺术家的观点,本身发明创建不多。《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

5、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华彦均(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雷尊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华清和死后,他经常同民间吹鼓手交往,并参加他们的吹奏活动。后因道产变卖殆尽,沦为街头流浪艺人,依靠演奏为生。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解放初期被发现于无锡街头,经录音留下

6、二胡曲三首:《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三首《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华彦均病逝于1950年。贺绿汀(hèlùtīng、1903—1999),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等,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二十岁时,他走进长沙艺术专修学校,攻读绘画与音乐,两年后留校任音乐教员。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三年后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这年,他进入电影界,先后为电影《船家女》、《都市风光》、《十字街

7、头》、《马路天使》和话剧《复活》、《武则天》等二十多部影剧配乐,创作了《摇船歌》、《背纤歌》、《春天里》、《怨别离》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