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

ID:2233473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_第1页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_第2页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_第3页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_第4页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父母需重视对好孩子的教育  好孩子身上会有更多值得赞扬的优点,比如懂事、有礼貌、学习认真、各方面能力强等等。但是,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弱点,其中有些毛病深及心理和人格,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如果一对父母有一个在学校里学习好,当小干部,在亲戚、邻里圈子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其内心深处的满足和欣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知家长想过没有,好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我在长达几十年的青少

2、年工作实践中发现,好孩子身上发生的成长问题并不比所谓的坏孩子少,而且因为家长的疏忽,这些问题对发展带来的伤害不仅严重,而且长远。  毋庸置疑,相对而言,好孩子身上会有更多值得赞扬的优点,比如懂事、有礼貌、学习认真、各方面能力强等等。但是,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弱点,其中有些毛病深及心理和人格,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一般说来,好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判断、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  第一,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上,在学校长期处于“领袖”地位、在家里总是受到表

3、扬的孩子,容易形成不正常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群体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在其中不仅要学会领导,也要学会遵从。孩子在群体中长期处于服从位置,特别是曾经长期受到暴力压制的孩子,可能会形成压抑、懦弱、胆怯等个性品质;而在群体中长期处于命令、领导位置的孩子,则可能会形成专横、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和价值倾向。而且在幼年时形成的这些特征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些家长也可能会常常在自己做“小干部”的孩子身上看到过分自我、不尊重他人的种种表现,比如通过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了解

4、到,孩子不能平等地对待学习不好或是调皮捣蛋的同学、在同学中指手画脚、过分地自信、自恃、总爱管别人,甚至滋长一种“小少爷”的习气,动辙对其他同学吆五喝六。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凡事以自己的好恶、自我的标准为判断尺度,这对一个人立足社会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心理状态。  在心理状态上,好孩子易患的毛病,第一是骄娇二气,因为长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听到的尽是赞美和表扬,很少会被人提醒和敲打,不少好孩子不自主地滋长了一种傲气,听不进半点批评,与同学相处不时表现出一种高高在

5、上的优越感。有些很受老师喜爱的小干部在同学中并没有多少威信,除了个人表现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小干部不能平等待人,举手投足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准老师”,而不是普通学生。  好孩子易患的第二个毛病是不大容易经得起挫折,面对前进路上的坎坷和挫折时表现脆弱。就像一株花草一样,经常的、一定程度的风吹雨打往往会使它更茁壮、更挺拔;而未经历过任何风雨的植株,一场风雨就可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一些被俗话称之为“说疲了”的孩子,固然可能会对批评不以为然,但从另一方面看,他们经受批评和打击的耐受力可能会比

6、一般人更强。在人的成长道路上,打击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经历,而好孩子们很少受到批评,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很少经受打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  第三,行为方式。  在行为方式上,一些好孩子过早地走向世俗化。由于当干部,由于经常地从事主持会议、大会发言、与各级领导交往等普通学生身份以外的活动,一些好孩子过早地沾染了“官气”:有的过于成熟,说话办事极具成年人色彩,完全丧失了童心和童趣;有的过于乖巧,日常生活中学会了看大人眼色行事,会说大人爱听的话,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过于拘谨,被好孩子、小干部

7、的外套束缚住了手脚,一举一动忘不了自己是好学生,是小干部,孩子的活泼、真情、创造力、个性都被这种所谓的身份感压抑住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好孩子都一定会有上述这些缺陷,但从整体上分析,上述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出现机率。因为社会、学校、家庭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好孩子问题的反映越来越多,已经日益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现象。  应该看到,好孩子的这些缺陷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影响极大,特别是今天的孩子将要面对的是21世纪飞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一个人心智的发展,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发展将直接影响他的生存状态。由于我们社

8、会在儿童评价体系上的正统和相对高度一致,家长和教师都极力引导孩子向“好孩子”的目标进发,这必然使“好孩子”的问题愈发突出;另一方面,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还是儿童组织,都尚未把“儿童领袖”培养教育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儿童群体中儿童发展的研究和实践都很欠缺;再一方面,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如何发挥儿童的自主精神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误解,常常把单纯的放手使用小干部就误认为是发挥了儿童的自主精神,忽视了对儿童创造力的启迪,忽视了对小干部平等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精神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