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

ID:2233714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_第1页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_第2页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_第3页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_第4页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由国家举办的养老保险无疑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的新农保进入试点阶段,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养老保险指日可待。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  :C913:A  :1009-0118(2012)04-0204-02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有9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随着中国农村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

2、村养老问题是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我国老年农民主要靠家庭赡养。但是,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加大,这种养老保障方式的弊端日趋明显。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1.3亿,占总人口的10.14%,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96%,这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预测,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处于过渡发展阶段,到21世纪20年代将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养老问题再次引了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养老是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不能回避的永恒课题,是

3、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因此,养老问题解决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一、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概括起来说就是: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传统的家庭“养儿防老”功能弱化;“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也呈弱化赶势;同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试行,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新农保值接明确了国家财政对农民养老的责任,对60岁以上的中国农民实行普惠式养老,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由此看到了制度性保障的曙光

4、。  (一)传统家庭养老的养老观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适应,并源于血缘的宗法观念,共同构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以老为尊”和“惟父是从”的传统观。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是传统论理“孝”的伦理价值取向,“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养老观。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人口流动的加速,这种传统的理念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现代子女独立意识增强,长到一定的年龄就走到社会就业,婚后另立门户,对父母依赖性大大减弱,出现交往减少,亲情淡化的现实趋势,家族纽带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得松弛,人们开始注重

5、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不再以家族利益为重。另外,传统的养老方式也不利于人口流动。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开始发生变化。  (二)我国老年人经济自养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经济水平较为低下。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首先必须保证一定的生存条件才能进一步讨论发展的需求。一定的经济能力是养老的基础和前提。从目前有关调查与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的收入低、经济少,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收入不断减少,尤其是农村老龄人在进入老年人阶段时基本上已经依靠子女的供养。而同时随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庭逐渐消失,小规模为特

6、征的核心家庭日益增多,并且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日趋普遍,这使得家庭保障在经济和感情交流功能上发生困难。  (三)老年人身体不健康的比例高,对照料需求大。人一般到老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等生理现象,老年人一般都患有慢性病,身体经常感到不适,若一旦患了重病急症,身边急需子女照料,而现在子女们因为工作、学习等其他原因无法时常陪在父母身边,尤其是针对“空巢”老人这一点更加突出。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急剧上升且他们生村状况不佳,经济不稳定,这些都给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老年人缺乏精神慰

7、藉,普遍感到孤独。友谊缺乏精神慰藉,老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形成失落、孤独、衰老、抑郁、焦虑、厌世等危机,有的可能会产生自杀倾向。人一旦进入老年,就会感到自我价值感的丧失,感到被社会所抛弃,因此部分老人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此时儿女不在身边,无人诉说心事,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精神需求。  二、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008年2月1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司长刘从龙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论坛”上说,中国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要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

8、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建立由个人缴,我国农民占的比重还相当大,城乡二元结构还没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方面,不能满足于把农民工纳入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