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

ID:22342669

大小: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_第1页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_第2页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_第3页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_第4页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足高考,践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王丽娜摘要:木文分析了当前高三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新课程标准下高考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依托输入输出和支架式教学理论,提出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策略。在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自己所执教的一节读写结合训练课,展示了如何将阅读教学介入写作教学,师生共同开发阅读文木中有效的话题、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的策略,以证明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输入输出理论;支架式教学;写作教学一、引言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了绍兴市教育教学研宄院组织的“高三英语写

2、作”教学研讨活动,并受邀开出一节“立足高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公开课。笔者开此类型课的意图在于颠覆传统的“写作教学无效”的观念,展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策略,推行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以改变考生实际写作能力远未达高考要求的现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2003)中关于高考写作的要求为:能根据文字及图标提供的信息写出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语言规范、语句通顺。依据《课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换言

3、之,一篇好的高考文章应该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语意连贯,行文流畅,内容充实,语言得体。而现实中,考生实际写作能力远未达到高考要求。根据2012、2013年高考评卷后的反馈材料,笔者不难发现考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思维层次方面--思维狭隘、思辨性不高;2.语言层次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3.层次结构方面--行文不畅、条理不清(章传宝,2012>。从教学实际出发,考生实际写作能力与高考要求的差距,反映出了当前写作教学低效的问题,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无效”的观点使“教师布置题0—一学生课后写作一一教师课后批改一一教师上课简单讲评一一

4、学生背诵范文”(魏斯绵,2013)的教学模式成了当前写作教学的常态;冇效输入与输出的脱节造成了写作教学的低效。为了走出写作教学低效的闲境,笔者认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理论上的可行性1.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理论的支持1983年,美国语言学教授斯蒂芬·克拉申(S.D.Krashen,1983}提出了“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认为我们是通过理解稍稍高出了我们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而习得第二语言的;对此,MichaelH.Long提出了“互动假说”(Interac

5、tiveHypothesis),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对语言得是不够的。学〉J者必须有机会使用语言,即输出语言,语言必须通过“交互”,以及“交互”过程中的“修正”才能习得;而M.Swain(1995)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只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而没有准确的输出不能保证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由此,她提出了“输出假设”(TheOutputHypothesis),指出,输出可以增加表达得流利度,提高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有助于学习者反思,控制并内化语言。从三位语言学家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输入一一互动、内化一一输出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

6、。如果把这套理论运用到写作教学的实践中,它就是一堂冇效的读写结合课一一以听读为形式的有效输入,到语言知识的内化,再到以说写为形式的有效输出。2.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支撑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儿童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就是通过“最邻近发展区”的支架作用,不停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

7、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宋洁琳,2008)⑴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⑵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⑶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吋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最后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⑷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⑸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

8、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4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实践上的可行性1.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0标的设定本节课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