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

ID:22358450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

2、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

3、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比作、相比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求请见,出金示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或脱

4、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彦回惧而奉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

5、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卿

6、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9.B(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10.D(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

7、因果关系。A第一个“因”是连词,“于是”,第二个“因”介词,“通过”;B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语气,翻译为“一定”;C第一个“于”是介词,“对于”,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11.C(①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③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⑤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12.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13.(1)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惭而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