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博幼聪悟”阅读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

ID:2429097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_第1页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_第2页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_第3页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温彦博幼聪悟”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彦博幼聪悟”阅读“温彦博幼聪悟”阅读文言文阅读(19分)温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可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其年,突厥入寇,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出拒之,以彦博为行军长

2、史。与虏战于太谷,军败,彦博没于虏庭。突厥以其近臣,苦问以国家虚实及兵马多少,彦博固不肯言。颉利怒,迁于阴山苦塞之地。太宗即位,突厥送款,始征彦博还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彦博善于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受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高祖常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初,突厥之降也,诏议安边之术。彦博议曰:“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也。”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

3、其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议者尤为不便,欲建突厥国于河外。彦博又执奏曰:“既已纳之,无故遣去,深为可惜。”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彦博自掌#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太宗以是嘉之。及薨,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彦博家无正寝,及卒之日,殡于别室,太宗命有司为造堂焉。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有删节)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据土宇,务共安人务:致力B.声韵高朗,响溢殿庭溢:充满C.若遣向西南,则乖物

4、性乖:违背D.既已纳之,无故遣去遣:派遣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温彦博“有口辩”的一组是()(3分)①名实之间,理须相副②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③承受纶言,有若成诵④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⑤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⑥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A.①②④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安置突厥的问题上,温彦博根据汉代安置匈奴的做法,主张分散安置,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把突厥安置在北方,其中一部分入住长安。B.由于没能从温彦博的嘴里得到大唐国力和兵马的有关情报,突厥颉利把他关押在阴山苦寒

5、之地,直到后来突厥来唐讲和,才得以回唐。C.高祖从前朝与高丽交往的情形出发,提出不必让高丽称臣,温彦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加以劝谏,阻止了高祖下诏。D.温彦博敢于直言进谏,拥有崇高气节,清廉自守,为国家殚精竭虑,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这在封建官吏来说尤为难能可贵。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译文:(2)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译文:参考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