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

ID:2235906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5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2014年湖北枣阳中考地理适应性考试题(含答案)21倍受关注的失联客机——马航H370已在南印度洋坠毁,多国卫星相继侦测到其疑似漂浮物,下面关于某一疑似漂浮物发现位置正确的是A40S,900EB300S,9020S,200ED420N,90E22读右图:同纬度A、B两点,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是A北半球春季B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秋季D南半球冬季23襄阳2014年1月1日的天气如右图所示,这天小刚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A薄毛衣B棉衣衬衣D短袖衫24仔细阅读下面四幅图,其中判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

2、降水量分布图③是四大区域分布图④是内、外流河分布图B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干湿地区分布图③是四大区域分布图④是降水量分布图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干湿地区分布图③是气候类型分布图④是内、外流河分布图D①是我国温度带分布图②是降水量分布图③是气候类型分布图④是季风、非季风区分布图2从北京到右图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B从北京到②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二、综合题(共20分)38、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分)(1)图中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2)E城为化学工

3、业城市,该城工业布局的有利条有,此区要建一疗养院,甲、乙两地选址,以较好,理由是。(3)A、B两座顶之间有高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顶到A顶需约分钟。39、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位于处(填序号);(2)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黄河下游为什么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3)黄河在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时,水量大减,原因是:(4)人们常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话反映了黄河;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严重。40、阅读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

4、江,……”这首歌创作于上个世纪0年代初,当时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该国,为保家卫国,中国出兵援助,并取得了伟大胜利。请在81图中用字母“A”标注出该国。(2)图中有一省份位于我国西南部,它四季分明、春暖风和、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有世界上最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和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请在82图中用字母“B”标注出该省份,并写出它的简称:;它与省份在地形方面的共同之处是:都以为主。(3)从81和82图中可知长江和黄河都发于省境内(填字母)。该省西北部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4)在82图中,“五一”假期,家住襄阳的小明想去E市看望姥姥,他选择运输方

5、式会比较经济,走线可直达。三、简答题(分)41我国自然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分)4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分)43台湾自古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传承并发扬着中华化的深厚底蕴,将时尚与古朴完美融合,展现着原汁原味的中华化。台湾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经济和科技实力、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领先。请根据学到的知识谈谈:①台湾的经济类型;(1分)②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1分)③台湾人口、工业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1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1A、22B、23B、24、2、二、综合题(共20分)38、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分)(1)西风(2

6、)近水,交通便利甲甲处在上风向,受工厂污染小(3)依据测量图上距离而定39、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③(2)降水少自中游泥沙在下游於积,形成“地上河”(3)引黄灌溉(4)含沙量很大水土流失40、阅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朝鲜略(2)略贵或黔高原(3)D柴达木盆地(4)铁路襄渝三、简答题(分)41、(1分)答: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2、(1分)答、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是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43、(3分)答:出口导向型经济;日月潭;西部平原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