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

ID:22377605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_第1页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_第2页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_第3页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_第4页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估值:CWVM模型我们的思路是,在缺乏未来成长性、收益不确定性的正确预测条件下,市盈率只是从相对盈利性角度对可比公司进行比较的一个指标或参数,最多是相对价值所依赖的价值尺度之一,为了全面评估可比公司的相对价值,必须构造出其他估值尺度(即估值倍数),对可比公司的相对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至于具体选取和设计哪些估值倍数,则须视可比公司的可比性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是将同一行业的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的,那么,行业属性特点便是设计和选择估值倍数的基础。 -----

2、-----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因而,行业分析便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认为行业分析的真正目的之所在。不过要指出,这里所说的行业分析和一般的行业分析要求有所不同。一般的行业分析内容往往是,行业周期性分析、技术分析、政策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等等。在这里我们要求除了这些分析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去芜取精,判断哪些行业属性、因素、趋势对行业内公司未来成长和价值具有内在、决定性的影响。然后才能将这些行业属性

3、、因素作为确定和设计估值倍数的依据。由此可见,行业分析以及对行业属性(主要是那些对企业价值有本质、决定影响的属性)的准确判断是设定估值尺度或估值倍数的前提。笔者根据自己对银行业的研究,认为除了当前盈利能力之外,净资产、不良资产、计提准备、流动资产规模等因素对银行中长期价值具有影响。通过已公布的信息和调研结果,将这四种影响因素用财务等数据进行量化,设计出净资产倍数、不良资产倍数、准备金倍数和流动资产倍数。然后按照各自对公司价值影响的重要程度,通过一定的转换计算,对上述估值倍数、市盈率倍数分别赋予各自的权重,这就得出我们的加权综合估值倍数。以此为基础,便可以对选定的可比公司

4、进行相对价值评估判断。 这里选取的可比公司是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严格来讲,可比公司数目越多越好,数目太少误差较大。这里只是举例演示模型的应用,尽量简单处理。)。首先以2002/7/8收盘价为基础,计算四家公司的市盈率倍数、净资产倍数、不良资产倍数、准备金倍数、流动资产倍数:将各公司同一倍数加总后,再与各公司该倍数相除;    如果将各倍数分别赋予30%、30%、20%、10%、10%的权值,可计算出综合倍数:----------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

5、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深发展:33.51,浦发银行:23.99,民生银行:21.89,招商银行:20.62 据此结果,我们认为,根据2002年7月8日价格来看,四只银行股票中除了深发展相对有所高估外,相对投资价值差别并不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    金融行业估值模型:优点及局限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加权综合估值倍数估值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采用单一估值倍数(如市盈率)的相对价值法的弊端:单一倍数相对估值进行比较的前提是必须对公司未来成长性作出准确评估,这是很困难的,因此带来很大主观随意性。而加权综合估值倍数无

6、需判断企业未来成长前景等,因为在设计各估值倍数时,已经考虑了各种影响公司未来状况的因素,也就是说,在综合估值倍数中,已融入了对公司盈利性、成长性的判断。综合估值倍数虽然在估值倍数设计、权重赋制值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主观色彩,但相对要小得多。----------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传统估值方法的局限    公司估值是证券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估值是宏观、行业及财务分析的落脚点,所有分析从根本上讲

7、,都是为了提供一个公司估价的基础,然后以此为据作出投资与否的决策。当前证券研究中采用的典型估值方法分为三种:内在价值法、相对价值法和收购价值法。内在价值法也被称为基础价值法或现金流量贴现法,它认为一家企业的价值等于其未来股利或现金流的净现值。内在价值法理论上是合理科学的,但它过于依赖不确定的预期因素,对于待估价公司未来究竟按何种路径增长、增长速度如何,这种增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多大,从而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或贴现率有多高等等,不同分析师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而主观性随意性很大,不具有太大的现实意义。第二种相对价值评估法则试图克服内在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