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

ID:22384876

大小:1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_第1页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_第2页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_第3页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_第4页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切勿忽视文体意识周一贯编者按:近年来,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普遍觉醒,如何根据课文文体特点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总结梳理有关研究成果,帮助一线教师解疑释惑,让“关注文体”的课程理念落地生根,本刊特开设“关注文体”专辑,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文心雕龙·定势》中有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梁·刘勰)意思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旨趣,总是随着文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由不同的情意来确立文体,并依着不同的

2、文体来成就不同的气势。因此,我们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强烈、清晰的文体意识。什么是“文体”?《辞海》的解释是“文章的体裁”。具体地说,文体就是对文章和文学作品样式的总称。无论是文章还是文学作品,内容不同,形式上就会有不同的体式。而将众多文章作品按其性质、特征是否相近归成若干大类,就成了“文体”。日常生活中人们缝制衣衫,总要细心“量体”而后“裁剪”,务求“合身”。文章或文学作品也同此理,必须”即体成势”,来不得半点粗疏大意。可见,无论读解还是撰写文章、作品,不能忽视“文体意识”。我国母语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文体研究,“文体论”成了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清代的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如此引述:“老子日:‘言有宗。’墨子日:‘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里的“宗”和“类”即指文体。北齐的颜之推认为文体与文章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夫文章者,原出于五经。”宋代倪思则强调:“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见《文体明辨序说》)文体如此重要,我们教学中国语文,怎能不重视文体意识!正因为文体意识与语文读写能力提升关系密切,我国历来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对此高度关注。1956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就规定:“从四年级开始,儿童要从实际上辨别课本里

4、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大体辨认所读课文的体裁。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讲解课文,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00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课文选编要求中,提到低年级“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高年级的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应该多样,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2011版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强调“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在“阶段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要“复述

5、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习作”方面,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第三学段要“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等等。在“实施建议”中,还对教材编写提出了“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所有这些都说明语文教学与文体密切相关。学习不同体裁的课文,自然也就必需要了解相关的文体常识,不论这种了解是比较粗浅的感知,还

6、是偏重感性的体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语文教学文体意识却日渐淡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误以为强化文体意识,就是要系统地进行文体知识教学。“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不应系统讲授语法修辞文体知识,这是有道理的。但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层面,我们却不能不关注文体特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体感知,从根本上提升他们读解文本、习作成文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增强文体意识,根本在于将文体认知渗入到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之中,处理好听说读写与文体认知的潜在关系。一、文体与教材编排现行教材基本上不以文体类别编排,如诗歌单元、童话单元、小说单元等,而是以

7、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线划分不同的课文类型。以前的人教版统编教材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读写例话”“习作例文”,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也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学课文”类型区别。这样编排教材,往往容易忽略课文的文体特点。其实,按类型训练与区分体裁并不矛盾。只有认清体裁特点,才能更有效地分类训练。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是以“初识鲁迅”为专题安排的,四篇课文分属不同的训练类型。第一篇《少年闰土》是小说,节选自鲁迅的短篇《故乡》,难度较高,作为精读课文处理。第二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回忆录,鲁迅的侄女周哗写的,也作为精读处理。第三

8、篇《一面》也是纪念性回忆文字,写阿累(当时的一位青年)与鲁迅有过一面之交,却从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