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

ID:2239178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_第1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_第2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_第3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_第4页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作者】高增霞【简介】高增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2003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内容提要】连动语言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处所动词到处所介词再到未完成体标记的现象。汉语“在”、“着”的虚化过程也同样符合这条规律。但2者虚化机制不同,前者是连动式V1位置上,由于“在L+VP”的中性指示代词L脱落形成的;后者是在连动式V2位置上,由于“V著L”的“著”前附于主要动词表达其动作结果状态形成的。【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正文】连动式是许多虚词虚化的语境条件。从语义类别上说,处所动词(locativeverbs,如“在”),是最有可

2、能出现在连动结构中,也最有可能发生“语义级降”(semanticdevaluation),并在句法上产生屈折变化的动词之1。“连动语言里,在所有的语义关系中,处所是最易于被1个弱动词性介词所标记的。假如1个语言中有弱动词性介词结构,那么1定有1个是处所标记。”①不仅如此,处所动词在许多连动语言里还可以进1步虚化为表示持续、进行的未完成体②标记语素,即存在这样1条规律:处所动词>处所介词>体标记(“>”读作“先于”,下同)。以拉祜语ch为例,单用时作主要动词,在动词之后作体标记:③(1)a.ànà?ò-hamch(字面意义:灵魂不在我枪里)我 枪 灵魂 不 在……里b.yyεtechve

3、(他在盖房子)他 房子 造 在汉语作为1种连动语言,很多虚词也大都来自于连动式,未完成体标记自然也应该遵循这1规律;而汉语中表达“持续、进行”意义的1般认为是“在”和“着”,尤以“着”最为典型,但是很多文献(如Matisoff1991、Lord1993等)在谈到这条规律时都以“在”为例证,而没有谈到“着”。那么“着”的语法化到底符合不符合这1规律?另外,从类型学上看,不论是SVO语言还是SOV语言,1个最简单的连动式(含两个动词),处所动词常常处在第2动词(V2)的位置并在此位置上产生虚化现象,④而汉语的“在”作为处所介词的时候,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后,也可以在主要动词之前,显然和其他连动

4、语言的情况不同,那么作为体标记的“在”又是怎样虚化的呢?在体系上又产生了哪些影响?(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    1 “着”也是从处所动词而来我们认为,“着”的语法化同样是遵照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这1途径,也是从1个处所动词发展为体标记的。关于“着”虚化过程的讨论已经很多,这里简单地做1复述,以说明我们的观点,详情可参看有关文献。“着”是由动词“附着”意义的“著”(着)演变而来的。⑤“著”最初作为纯粹的动词,带的宾语主要是表达附着处所的名词,如:(2)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汉书·贾谊传》)(3)甘露如饴蜜者,着于草木不着5谷。(《论衡·是应篇》)6

5、朝时期,“著”常出现在另1个动词的后面,引出地点词,构成“V著L”句式,“著L”的作用是说明前面动作结束阶段所达到的位置。同期多见的平行格式“VN著L”(如“泻水著地”),可以说明“著”具有动词资格,"L"是1个处所宾语。而值得注意的是,这1时期“著”(着)字1般只用在处所词语的前面,且常常和“前”、“后”、“上”、“下”、“中”、“边”等字相照应。如:(4)长文尚小,载着车中。(《世说新语·德行》)这个“著”(着)是介词还是动词有争议,不管怎样,“著”(着)的意义已经虚化,即使说是动词在功能上也不完全了,可以说就是1个处所介词。(“弱动词”)唐代的文献中“著”(着)的宾语扩展到可以是

6、受事宾语,“著”开始前附于前面的动词V,如:(5)马前逢著射雕人。(杜牧诗)当“V著”后面的宾语可以提前作主语时,说明“著”的指向已经完全转到前面动词身上了:(6)见世间万事颠倒迷妄,耽嗜恋著,无1不是戏剧。(《朱子语类辑略》卷2)(7)见1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时,“著”(着)的作用只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是真正的体貌助词了。(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从上面“著”(着)字简单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著”(着)从在连动格式中单纯引进动作结束到达的处所而在意义功能上开始虚化,最终发展为体标记,就是遵循着处所动词>处所介词>未完成体标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7、,可以发现,“V著L”句式是1个关键环节,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著”脱离原来的直接成分——宾语,而前附到前面的动词上,最后重新分析为分析表示动词“动相”的标记。所以,“着”的持续进行意义正是从在连动式第2动词(V2)表示动作行为终结状态的位置上发展而来的。顺便提到的是,主要动词后即V2位置是1个“地震多发带”,不仅汉语中的许多虚词是在这个位置上虚化而来的(如“了”、“过”等),其他语言(如前文所举例子)也是如此。可以说1个动性不很强的动词用在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