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

ID:22393679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9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_第1页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_第2页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_第3页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_第4页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索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渊源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马克思曾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属人的存在物。”人类进行的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为目的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从人与人依附关系到人与物依附关系的跨越。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两大“交往实践”中,城镇是人类最大的公共物品,是人类文明的生存地,是进步与成熟的标志。城镇的本质是人类安居乐业之所。列宁说,“城镇是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现代化前进的主要动力。”但由于环境公共物品的天然性、有限性、共享性以及人类的自然性,生态环境常常被过度使用而遭到破坏。一部世界发

2、展史充分表明,当人类社会进人到工业文明阶段,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向自然攫取资料和保护资源,污染环境和保护环境,获得经济财富和提高生存质量等一系列矛盾。人类在处理这些矛盾过程中曾经走过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为重要的是,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人们甚至无法加以修复。以发达国家为例,在工业化进程中,它们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英国泰晤士河,工业革命之前,河水清澈、水中鱼虾成群。随着人口急增、工业兴起,大量废水和污水流人,20世纪中期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鱼虾绝迹的死河。此后,英国政府下决心使用法律和经济手段,通过立法对污水排放进行

3、严格管理,前后用了120年的时间,投人了600多亿美元才使泰晤士河水质转好。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将对我们进行相应的报复。”在吸取了无数教训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则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宣言,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见,从重视工业文明到重视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的惨痛教训,也是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认识的理性回归。我国对发展的负面效应早有警醒。1994年,我国

4、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初步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要求。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绿色城镇化就成为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强调,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的美丽家园,实现永续发展”从而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与理念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生态城镇建设的先进模式所谓生态,一般

5、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人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产生于工业化阶段。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一种汲取和发扬工业文明优点和长处、弃除其弱点和短处、转型升华为符合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明。国内外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城镇发展模式。“绿色交通”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的主要关键点是提高全体居民的环保理念,养成环保习惯,时时刻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保

6、的法律法规。如巴西东南部帕拉南州的首府库里蒂巴市,为解决城市中人们过度依赖机动车所带来的局限及环境问题,重视发展绿色交通。库里蒂巴的交通系统最特别之处在于,其道路X没有一个中心节点。该市的道路X络由五条主轴构成,每条主轴线又包括三组平行的道路。每条道路轴线附近得到了高密度开发,从而避免了辐射状交通系统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同时,积极推广新型燃料,该市的汽车86%都可以烧乙醇,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模式。该种模式的典型城市主要有新加坡和日本的北九州,突出表现为重视科学规划。新加坡城市规划中有“绿色和蓝色专题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国

7、土空间、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日本北九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兴起。“社区驱动”开发模式。此种开发模式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如山东省威海市采用镇驻地辐射型、中心村带动型、村企联建型等模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公共资源向社区集中、涉农投人向社区倾斜、基础设施向社区配套,着力打造“组织健全、管理民主、设施配套、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

8、的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对接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联动的产业体系。“生态X络”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将制度与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