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ID:2240817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_第1页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_第2页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_第3页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_第4页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PGS)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非机械性梗阻引起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多见于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PGS起因复杂,单靠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将中西医治疗有机地结合,发挥两者的长处,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胃肠外科对20例PGS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51.2岁;均符合复旦大学附属中

2、山医院提出的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2];原发病:胃癌12例,胃间质瘤5例,胃淋巴瘤3例。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10例,毕I式吻合5例,胃部分切除3例,近端胃切除2例。合并糖尿病4例,住院期间血糖控制稳定。  1.2临床表现本组7例术后5~10d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反酸、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带食物的胃液与胆汁,有时带有酸臭味,术后第7天大量胃液从胃管内吸出,夹闭胃管则出现腹胀、大量呕吐,呕吐后症状缓解,肠蠕动存在,听诊肠鸣音正常,考虑有胃瘫发生。9例术后4d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流质或流质改半流质后出现胸闷、气短、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4例术后恢复良

3、好,但术后9~11d饱餐后出现腹胀、大量呕吐,20例患者均予消化道稀钡造影提示残胃扩张,无明显蠕动波,有液平面,有少量造影剂通过吻合口。  1.3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禁食;重新持续胃肠减压;3%温盐水洗胃;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鼻空肠管滴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针灸。  1.4结果治疗6~15d,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拔除胃管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后无腹痛腹胀。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尿量、胃肠减压引流量及观察腹部症状、体征。胃管拔除后,患者进流质饮食,出现上腹饱胀感、呕吐,呕吐为溢出性,混有胆汁,每日达800~1000ml,呕吐后自觉症状缓解,无明显

4、腹痛,即为胃瘫综合征的早期征象。  2.2禁食和胃肠减压禁食和胃肠减压有利于恢复胃张力,让胃得到有效的休息,从而减轻吻合口的水肿[3]。胃管应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查血钾、钠、氯等电解质,以便适时、适量补充水分和各种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而加重胃瘫;每天用3%温盐水200ml洗胃2次,温盐水的温度在43℃左右,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张力恢复;禁食期间每日常规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细菌繁殖引起口腔炎症、溃疡。本组20例重新置入胃管行胃肠减压,持续5~10d后拔除胃管。  2.3营养支持  2.3.1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治疗

5、胃瘫有效的措施[4]。选择合适的营养液,常用能全力、瑞素、瑞能等,用量从少到多,营养液浓度由稀到浓;开始滴速宜慢,可用胃肠营养泵进行输注,让肠道有个适应过程,以免引起腹泻;营养液用小型加热器加热,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组均经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15例术中留置鼻肠营养管,5例胃瘫后在内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7~39d。  2.3.2肠外营养支持(TPN)的护理由于患者经受手术创伤应激,长期禁食、呕吐、胃肠减压,引起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营养失调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按医嘱行TPN支持治疗。用10%脂肪乳、复方氨基酸、葡萄糖溶液、脂溶性维生素、普通胰岛素及电解

6、质按规定的比例配制成全合一液装入3L袋,TPN治疗开始的3~5d,将全合一液在24h内均匀滴入,待患者适应后逐步缩短为16h,有利于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定时监测血常规、血尿生化指标,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及体质状况。本组患者在PGS确诊后,均予颈外或颈内静脉置管行TPN治疗。  2.4鼻肠营养管中药滴注护理根据“虚则补之”原则,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以补气与行气化痰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消除痰湿的停留,促进脾胃运化,借用鼻肠营养管注入小肠,使药物吸收更完全有效[5]。香砂六君子汤组方:木香6g,砂仁6g,党参10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6g,半夏10g,陈皮

7、6g。将中药煎汁300ml去渣过滤,维持温度37~40°C左右,维持滴注1h以上,2次/d,2次滴注间隔8~10h,连续滴注5~7d。中药滴完后夹闭胃肠减压管1h,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本组4例夹管30min有腹胀,予上腹部顺时针按摩、下床活动后腹胀缓解,16例夹管后无腹痛、腹胀。  2.5针灸护理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为胃、大小肠之下合穴,针灸这些穴位可以增强胃肠动力,起到补益脾胃、和胃降逆、理气活血的作用。针灸时嘱患者放松下肢,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直径0.30mm、长40mm一次性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