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

ID:22408291

大小:1.35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0-20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_第1页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_第2页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_第3页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_第4页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_第5页
资源描述:

《2播音发声 呼吸控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控制主讲教师:李佳音呼吸控制的主要内容:一、气息的作用二、呼吸器官三、气息控制的正确状态四、呼吸控制的要领五、几种呼吸方式的比较六、呼吸原理七、呼吸控制训练八、嗓音的保护一、气息的作用“气者音之帅”;“气动则声发”(一)声带富于弹性的来源(二)语句连贯的基础(三)吐字清晰有力的动力(四)感情色彩变化的依托在情感和声音之间架起了桥梁人在激动的时候,呼吸急促而浅,可以看到胸部得起伏,明显的感觉到气息不够用。人在痛苦的时候,呼吸沉重而深,节奏缓慢。人在愉快的时候,气息舒畅而平稳。人在愤怒的时候,气息粗重而量大。如果气息运用得不当,表现出来的作品就会让观众感到平铺直叙,毫无生机

2、,令人乏味,就失去了语言的表现力。二、呼吸器官在普通话语音中主要呼吸器官是指肺和气管。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呼吸器官是有呼吸道、肺、胸廓和有关肌肉、横隔膜和腹部肌肉组成的。徐恒《播音发声学》中认为呼吸器官有肺、胸腔、膈肌三部分组成。王璐、吴洁茹编写的《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发声教程》中认为呼吸器官有肺、胸腔、膈肌和腹肌四部分组成。呼吸道胸腔里有人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肺和气管的位置三、气息控制的正确状态(一)发音的精神状态——积极、松弛、集中(二)练习的姿势——舒适、有利于发声1、站姿:“舒胸拔背,提臀收腹”。胸部要自然舒展,背部要挺拔。臀部上提,腹部收紧,有“绷紧”的感觉两脚轻

3、松站立。身体重心放在两脚,采用“八字步”、“丁字步”的站姿。站姿要领1、身姿:收腹、提臀、立腰、开肩;2、手放于裤缝两侧;3、由脚踝到头顶好像有一根线一样垂直而立;4、重心放于两脚;5、下巴与脖颈之间成90度角;6、平视前方。2、坐姿:“含胸拔背”坐在椅子的前部,双脚自然着地,后腰挺直,身体略前倾。注意不要懈怠的坐在椅子上,在保持后背挺直的基础上整个上半身向前倾,身体的重心应保持在腰部以下,重心掌握好了,才能保持各部分的平衡力量。xxx坐姿要领1、坐椅子的1/2处。2、重心在腰部以下。3、后背立起。4、下巴与脖颈之间成90度角;5、平视前方。四、呼吸控制的要领生活中的气息呼

4、吸量一般为500毫升;说话时气息的呼吸量增加到了1000到1500毫升;有些歌唱家的气息呼吸量达到了1500到2400毫升;发声所加大的呼吸量都是由深呼吸所获得的进气量播音发声的呼吸特点就是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延长。安静时呼吸的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值是1:1.2言语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值是1:5—1:8歌唱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值是1:8—1:12(一)吸气的要领1、吸到肺底。2、两肋打开。3、腹壁“站定”。(二)呼气的要领:1、稳劲2、持久3、自如两种呼吸方式顺式呼吸: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逆式呼吸:有意识地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的上抬,

5、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榻收缩。(三)换气的要领:句首换气,无声到位;句中换气,小量补气;句间换气,稳定从容;句末换气,余气托送。换气的基本方法:偷气:短时无声吸气以隐蔽的方式,不为人察觉地迅速进气,是播音时常用的补气方式。在实际掌握时,只有呼吸通道保持通畅,偷气只是腹肌在一瞬间的松弛动作。偷气常用于句子当中的小量补气和紧凑的句首换气时。抢气:情感和内容表达需要时,不顾及有没有杂音,明抢气口。有意吸气带声,在句中或句子间急促的吸气,不顾及有无明显的杂音。表现紧急或强烈激动的感情。就气:听感上有停顿但实际上不进气,运用体内余气进行补充,“就气”说完后一

6、句话,以达到语意连贯的效果。在停顿以后,一气呵成,余气托送全句。用气不正确的情况呼吸音是由于发音时声带没有充分闭合,大量的非发声的空气跑出来,造成嗓音中夹杂着呼吸音,或者是由于朗诵时吸气过于频繁,讲话过快,用力过度,精神紧张,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呼吸音过大。杂音主要来自声音沙哑,嘶哑,喉鸣等。五、几种呼吸方式的比较(一)胸式呼吸又称锁骨式呼吸法,特点是吸气时肩头上耸,上胸部上抬,上胸部胸围增加,肋骨下缘胸廓周围径基本不变,膈肌基本不参与呼吸运动。不足:吸入及呼出气流量少,呼气发声时呼出的气流较弱而且呼出的气流强度变化较小并且难于控制。从发声的角度分析:采用胸式呼吸法的常见于声

7、音较尖细、声音强度不大且变化较小,语句短,换气频繁,声音位置较高,身体较为瘦弱的女性。(二)腹式呼吸特点是吸气时腹部明显的凸起,腹围明显增大,主要靠膈肌升降完成呼吸运动,而胸廓周围径基本不变。不足:腹式呼吸法,吸入气流量较多,呼气发声时呼出气流量较多,呼出气流强度、流量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从发声的角度分析:采用腹式呼吸法发出的声音往往显得深、重、低、沉。(三)胸腹联合式呼吸特点胸、腹所有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横隔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了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了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吸入足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