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

ID:22415894

大小:14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29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_第1页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_第2页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_第3页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_第4页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历史会考复习必修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一会考知识点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B1.分封制:内容:特点: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2.宗法制: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作用:1.1.3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A1.始皇帝的来历2.皇权的至高无上①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利、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②军国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特点: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1.4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B1.中央官制:(1)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

2、尉。职能:(2)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2.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1.1.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B影响: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1.1.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C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6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利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1.1.7

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B1.名称、职能: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意义:(1)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2)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1.1.8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B1.明朝的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2.清朝的军机处:清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

4、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1.1.9君主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1.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2.消极作用:①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②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③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2.1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A1.鸦片战争26英国发动原因: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南京条约》及对中

5、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协定关税等,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权益。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所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1)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6、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2)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3)为挽救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进而攻陷北京。于1901年9月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26《辛丑条约》影响: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7、。1.2.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A1.虎门硝烟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主要史实:义和团向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发起猛烈进攻。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1.2.3侵华日军的罪行A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烧杀淫掠,元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B(见后国共合作抗日)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A1.开始的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2.定都天京:

8、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都于此。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