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

ID:43962768

大小:342.0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10-17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_第1页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_第2页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_第3页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_第4页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会考复习建议必修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节百家争鸣一、诸子百家1.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和礼的学说。(2)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继承发展了孔子“德治”的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是“仁政”思想的核心(3)荀子的思想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他既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2.道家(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以“虚无”的“”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道学

2、的奠基:老子时期思想家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3)消极悲观的态度:“无为”和“”思想。老子道无为春秋小国寡民3.法家思想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韩非主张加强,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主张变革和法治。法君主集权法家理论影响①法家理论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之一。②对秦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

3、限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墨家的主张(1)墨家的基本主张①“”,这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②、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学派人物时代主要主张儒家孔子春秋仁、礼、德治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和礼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道家老子春秋道、无为法家韩非战国法、术、势、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变法革新和法治(四)百家争鸣影响(难点)1.奠定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

4、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节儒学的兴起1.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形成新儒学(“大一统”思想),使其更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针对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其建议被汉武帝采纳。2.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第三节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程颐和程颢1.宋代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2.程颐和程颢(二程)的主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二)理学的成熟1.集大成者:朱熹2.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四书

5、》注解,成为理学经典著作,官方正统儒学。(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1.陆九渊①提出“”,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发明本心”。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也2.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思想①(人心)灵明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儒家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3)对社会现实大胆批判。2.黄宗羲(1)主张①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废除“一家

6、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主张君臣平等②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2)评价: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3.顾炎武(1)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2)主张:①批判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③主张经世致用,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3)评价: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4.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限制

7、君权;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和荀子2.发展:(1)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2)宋代程朱理学(3)宋明陆王心学3.批判:明末清初、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4.动摇:新文化运动5.正确对待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造纸术:发明与改进: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称这种纸为“蔡候纸”。二、印刷术1.发明与改进: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平民毕

8、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雕板的费用,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2.传播: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